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过年发压岁钱的由来(春节为什么要发压岁钱)

2023-09-10 22:45 来源:冷丁网 点击:144

过年发压岁钱的由来(春节为什么要发压岁钱)

为什么要给压岁钱?还要从千年前说起!

过年的时候,长辈们会给孩子们压岁钱,这是一种很古老的风俗,民间也有很多关于压岁钱的传说。赶紧来和小言一起看看吧!

过年发压岁钱的由来(春节为什么要发压岁钱)(图1)

压岁钱的传说

“压岁钱”是从哪里来的?源自于“压惊”的古老传说。

据说,在上古时代,有一种叫做“年”的猛兽,每过三百六十五天,它就会出现,伤害人畜,伤害庄稼。

小孩子们害怕的时候,大人们会用竹子的声音来驱赶“年”,用食物来安抚孩子,就是为了“压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货币就成了粮食的代名词,到了宋朝,就有了“压斤钱”。

根据历史记载,王少爷被人背着,在半路上惨叫一声,幸得皇车将他救了出来,宋神宗就赏了他一笔“镇静金犀币”。后来演变成了“压岁钱”。

过年发压岁钱的由来(春节为什么要发压岁钱)(图2)

压岁钱的起源

在过年的时候,老人们会把自己准备好的红包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因为“岁”和“祟”是同音的,所以有了压岁钱,他们就能平安地过上一年。

“压岁钱”习俗由来已久,象征着长者对后辈的一种祝福,也是老人们送给子女的一道护身符,希望他们来年身体健康、吉祥。

最早的压岁钱是在汉代才有的。最初的压岁钱又被称为“厌胜钱”,也就是“大压胜钱”,这是一种专门用来装饰和装饰的钱币。

此款金质饰物始于汉代,有些`正面铸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各类吉祥用语;背面铸有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多种图案。

过年发压岁钱的由来(春节为什么要发压岁钱)(图3)

压岁钱的演变

在唐代,宫廷开始流行“散钱”。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唐玄宗天宝年间,宫中妃嫔,每年春天,都会有三到五个人,在禁宫里扔银子。”

王建在《宫词》中写道:“粉黛未明日,总立昭阳花树。春日里人长斗白,藏钱先散。”由春日“掷钱为戏”到“散与金钱”,再到送“洗儿钱”。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杨贵妃有了一个孩子,“玄宗亲赏,赐给贵妃洗儿钱”,以示恭贺,以避邪。

到了宋、元,民间已有了一定的风俗习惯。与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相结合,就形成了“压岁钱”。但是,那时并没有流通的钱币,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货币作为“压岁钱”。

过年发压岁钱的由来(春节为什么要发压岁钱)(图4)

民国时期,老人们把100个铜板用红纸包起来,作为压岁钱,意思是"长命百岁"。换成钞票以后,老人们都喜欢用新的连号钞票作压岁钱,寓意好运连连,步步高升。

现在,压岁钱的习俗依然流传着,只是各地的风俗讲究不一样。有的地方只给未成年人,礼尚往来,可能金额不小,但很多时候,都是“妈妈先帮你保管”,然后就不了了之。

而像广东等南方地区,只要未婚, 就可以收到压岁钱,虽然数量较多,但金额往往不高。不过,在大家眼里,压岁钱的意义,早已不是“钱”的本体,更是肩负着“情”与“礼”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