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红色车站耀太行

2024-06-02 23:48 来源:冷丁网 点击:

红色车站耀太行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涉县站

红色车站耀太行

涉县站工作人员组织旅客安全乘降。温文亮  摄

蒋琳琳  李红涛

金秋十月,层林尽染。清漳河畔,革命老区涉县风光正好。沿曲曲弯弯的清漳河,邯长铁路顺山势蜿蜒而来,涉县站就坐落在半山坡上。走进车站候车室,右侧墙壁上一幅《转战太行》油画豁然入目,八路军129师将士在这里英勇抗日的不朽传奇在画面上得到生动呈现。

候车室内,“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129师精神宣传画张贴在墙上,有关涉县旅游的攻略信息也在显眼位置。车站依托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滋养,坚持“文化引领、聚力向前”的工作思路,以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为责任,在推进老区发展中体现着铁路担当,在太行山深处展示着良好的铁路形象。

“中秋国庆假期客流出现显著增长,主要是探亲和旅游,趟趟乘降的旅客都比平时多很多。”10月5日上午,涉县站站长高波一边讲,一边戴好“安全检查”臂章,手拿扩音喇叭匆匆走上站台。“6423次列车马上进站,要下车280人,平时也就一百来人。”

不一会儿,只有3节车厢的6423次列车徐徐停靠在站台,这是被网友誉为“开往春天的列车”的网红“慢火车”,一年四季都有人前来打卡。来自河北邯郸的张先生拉着女儿的手走下车厢,边走边说:“趁国庆假期的尾巴,一家人坐‘慢火车’看看山里秋景,再带孩子来这儿进行一下红色教育,挺好的。”

在出站口,邯郸车务段包保干部、运输统计科副科长赵进军正在出站口引导旅客快速出站。针对假期客流骤增的情况,车站重新设计旅客走行径路,将站台大门当作临时出站口,有效避免了上下车旅客对流,及时疏散到站旅客。

不一会儿,他们又接了两趟车,每趟乘降旅客人数都比平时翻一番以上。时间接近11时,高波抽空给邯郸工务段涉县工区工长王进涛打电话:“大家都穿工作服,12时在站前广场集合。”“高站长在跟站区各系统联系,下午的K5208次列车客运组织是重中之重,发车就接近1200人。”涉县站区联合党支部书记王雪峰说,关键时刻更要发挥好组织作用,是站区一体化建设让大家遇到难题更加聚力同心。对这个站来说,始发1200人是个考验。工务、电务、供电、通信、机务、公安等站区7个系统的职工都积极参与进来。党员岳利卫是车站值班员,家住在武安,一大早就坐长途公交车赶来:“本来今天休假,但正吃紧的时候,我必须要到岗。”

K5207/5208次列车开行于涉县与北京西间,把革命老区与首都北京联系在一起,从今年4月份开行就受到热捧,既成为老区人民通过铁路进京的首选,又成为北京游客前往涉县体验太行山水和红色文化的重要交通工具。

中午时分,站前广场上就逐渐聚拢了旅客。手拿安全警戒绳的工作人员按标准站立,做好准备。各系统职工分散在广场、进站口、安检仪、站台等各个岗位,组织排队、细致安检、认真检票、等待列车……

经过有序组织,1200名旅客安全乘上K5208次列车。干净整洁的站台、深绿色的车体,与满目葱茏、郁郁苍苍的太行山相映衬,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14时30分,列车缓缓驶出涉县站,驶向首都北京。“服务老区人民出行,在助力老区发展中体现价值,这就是我们坚守在太行山深处的意义。”高波说。

●感言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旅客格外多,对我们这个站真是场“大考”,但我始终坚持热情服务,坚守一直以来保持的工作准则,“多问一句,多做一点,多帮一下”,让来到涉县站的每一位旅客有美好的出行体验。

——涉县站客运值班员牛艳辉

我们一家子这次是回乡探亲的,3年没回来,真没想到家乡的火车站变化这么大,有了进京的直达列车。车站干净整洁,工作人员热情帮助我拿大件行李,还贴心地提醒我照看好小孩,感觉很温馨。

——在北京工作的涉县旅客王琳琳

车站档案:涉县站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邯郸车务段管辖的三等中间站,1975年邯长铁路建成通车后正式启用,地处河北省涉县境内,是连接晋冀豫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邯长铁路沿途拥有“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车站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人文景观,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热心服务旅客,助力老区发展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