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此物俗称“茅瓜”,是治疗皮肤病“特效药”,野外就有,遇到带走

2024-06-14 14:01 来源:冷丁网 点击:

此物俗称“茅瓜”,是治疗皮肤病“特效药”,野外就有,遇到带走

在植物王国的世界里,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它就是葫芦科植物。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全球有上千种葫芦科植物,我国大概有一百五十多种,包括了瓜果类和蔬菜类,比如像我们熟悉的西瓜,南瓜,丝瓜,黄瓜,以及冬瓜等等,它们都是葫芦家族中的成员。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种植物,同样带有葫芦的血统,它就是茅瓜。虽然它的名字里带有一个“瓜”字,却和我们印象中的瓜果截然不同。那么。茅瓜到底有什么特点呢?它又有什么用途呢?接下来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关于茅瓜的身世和产地,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人说它产自华南一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土植物。有人说它产自东南亚地区,是一个来自海外的植物。根据《广西异物志》的记载:“南海产异瓜,形似鸡卵,其色赤红,其根多变,皮色如姜,多生须根,名曰茅瓜。”由此不难看出,茅瓜的确产于南海一带,包括广西省的南部,海南省的东部,以及宝岛台湾的大部分地区。因为茅瓜的分布范围很广,它在各地的叫法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华南地区,人们都叫它土花粉,或者是马交儿根。而到了海南省的地界上,人们则叫它解毒草,或者是银丝莲。最有意思的是,在广西省的某些地方,当地人居然喊它老鼠黄瓜,或者是老鼠拉冬瓜。

和其他同类植物一样,茅瓜也具有很强的攀爬能力,经常依附在灌木和乔木的树干上,将茎蔓紧紧地缠绕着,而后攀援向上,一直长到树梢的最顶端。它的叶片十分密集,不同的品种有着不一样的形态,比如长在广东省的品种,叶片多是卵圆形。而长在宝岛台湾的品种,叶片则是长圆形,并且长有戟形的开裂纹。不过,它的叶色非常浓重,正面是深绿色,背面是青绿色,叶脉还微微的向上凸起,仿佛带有一种浮雕般的美感。

茅瓜的花期比较长,从四月底开始孕育花苞,一直到八月初花朵凋谢,整个花期至少能延续近百天的时间。不过,它的花型极小,花色也不够鲜艳。如果不仔细寻找的话,几乎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不过,茅瓜的果实却很漂亮,外形为长圆状,表皮光滑平整,大小和核桃差不多。最初生长的时候,果皮为黄绿色。等到成熟以后,就变成了橙红色,在绿色枝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就仿佛是一颗颗红润透亮的红宝石一般。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它的根茎,外形为纺锤状,表皮长有数条细细的纵纹,秋季采集之后,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切片晾晒,等到彻底干透以后,就可以当做药材储备了。根据《全国野生药材汇编》的记载:茅瓜是一种凉性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和消肿散结的功效,主要治疗各类皮肤病、湿疹,以及咽喉肿痛等等。不过,是药三分毒,茅瓜也不例外,为了确保安全,服用前务必咨询相关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