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易烊千玺,终于官宣了!

2024-06-24 22:43 来源:冷丁网 点击:

易烊千玺,终于官宣了!

10月28日,易烊千玺配文:

“新的任务,新的使命!我们准备好了!”

原来是前段时间大热电影《长津湖》的续集——

《长津湖水门桥》正式官宣了。

在这条微博的下方,也有很多人表示:“看完第一部,迫不及待要看第二部了,终于官宣了!”

这的确是件好事,关于那段历史的好电影越多,就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先辈们的不容易。

01■

虽然续集官宣了,《长津湖》也仍旧在发力。

它的票房已经突破56亿,暂列中国内地票房总榜第二。

身为这部电影主演之一的易烊千玺也离百亿票房演员越来越近了。

但也正是因为看得人越来越多,关于易烊千玺的评论也越来越两级分化。

一边是叫好声一片:

易烊千玺是00后演员中不可企及的。

易烊千玺完全脱掉了流量的帽子,成为了真正的演员。

易烊千玺是我见过最美好的少年。

……

一边却不认同:

我觉得易烊千玺演技很尬。

易烊千玺只是资源好,换谁来演都可以。

易烊千玺有什么演技,他就是个流量明星。

……

说实话,看到这些评论,小萌刚开始觉得很正常,有人喜欢势必就会有人不喜欢。

只是渐渐地我发现,那些藏在这些评论里的人,有些并不是客观的存在。

不停抹黑易烊千玺的可能是黑子,摘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而那些夸赞易烊千玺的除了真心觉得他值得的路人和粉丝外,也有的是业内人士。

刚开始他们评价易烊千玺的评论相对客观的。

比如胡歌说易烊千玺的演得特别好。

陈可辛说自己被易烊千玺的演技震撼住,如果能保持好实力,是能走得很远的。

陆川说他是一名合格的热血青年演员,没有流量的影子。

到后来,随着易烊千玺的作品越来越多,夸赞他的业内人士也越来越多,从合作的演员、编剧、导演,再到出品人,都表达出了对易烊千玺的无限赞美。

就变成了易烊千玺每拍一部戏就要被吹捧一遍,和别人合作一次就要被消费一次,好像不提易烊千玺就没人买单似的,完全把他当成票房保障与电影的“王牌”。

甚至有人在采访的时候说易烊千玺是天才演员。

这样的吹捧不仅抹杀了千玺在拍戏中所做出的努力,还会让原本对千玺无感的路人反感。

就算演技再好,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费。

连粉丝都意识到有点过了。

所以,潘奕霖导演呼吁业内人士不要过度捧杀易烊千玺等青年演员,而是要帮助他们发现角色中塑造的问题,让他们能走得更远。

潘导说得很对,一个人被捧得越高,就会有越多人看他的笑话,要是一点做不对,就会有人对他疯狂狙击。

那些过度捧杀的人的确能因为夸易烊千玺而获得更多的流量。

但他们好像并不在乎他们夸完后,会对易烊千玺的口碑会有什么影响,又或者过度捧杀会对演员本人会有什么心理的变化。

好在,易烊千玺本人足够的清醒,在别人反复想要撕掉流量的标签时,他觉得这个标签是一直存在的,不用去撕掉。

他也不会因为之前的作品取得了好成绩,就开始懈怠。

在《长津湖》拍摄期间,他长达6个月在剧组闭关修炼,只为呈现更好的效果。

易烊千玺的韧带一根断裂,一根撕裂,爬坡拄着拐上不去,就扔了拐杖爬上去。

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片场拍摄,从不叫苦叫累,地上的脏馒头可以捡起来就吃,没有丝毫的偶像包袱。

就这样不卑不亢的态度,依旧努力磨练演技的易烊千玺,未来可期!

02■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些吹捧面前保持清醒,他们会觉得业内人士说的是对的,自己就是最棒的,自动屏蔽那些批评他的语句。

就拿前顶流吴亦凡来说,在高光时刻也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夸赞。

关于演戏方面,有人夸他有天资。

有人说他能吃苦。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作者后记:“吴亦凡就是夏木。”

没有人告诉他演技里存在的问题,都是一水的赞美。

关于说唱能力的,可以在美国开大棚就相当厉害了。

他配得上新生代老炮。

吴亦凡的音乐更前卫。

再加上狂热粉丝的尬吹,好像吴亦凡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无人能及,他就是宇宙的中心。

作为曾经买过电影票和认真看过新说唱的小萌来说,看到这些评论时,尴尬地脚趾可以抠出三室两厅。

名不副实,又越吹越过,难免就会让人觉得不适。

本来勉强能打个合格分,这么个尴尬的夸法,让一切变了味,也让大家降低了容忍阙值。

于是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吴亦凡反感,对他演技嗤之以鼻,对他的说唱能力更是不认可。

那年,diss吴亦凡的歌曲一首又一首,质量也一个比一个高。

在“如何评价吴亦凡的说唱实力?”这个问题下,点赞前几的回答都是这样的:

你不能去评价一个没有的东西。

和他的演技一样,是个虚无缥缈的存在。

……

其实在旁观者看来,因为牵扯到本身的利益,业内人士在夸赞的时候,未必会说出真心话,只是商业互捧罢了。

但身为当局者,吴亦凡看不清。

在面对那些业内过度吹捧的话语和群嘲的大众,吴亦凡信了前者。

亦或是他本性就是如此,只听得见说他好的,却看不见那些质疑他的。

然后他开始飘了……

他在自己的微博简介上写着自己是个演员。

还在说唱节目中,面向大众说自己是说唱OG。

他狂了,以为自己就是最棒的。

他沉迷在那些过度吹捧的言论中,最终也没有用实力去打败那些质疑的人。

他把那些本应该去精进自己说唱水平和演技的时间,更多的花在了“选妃”上,宣泄着自己在身体上的欲望。

直至被爆出强奸,锒铛入狱。

留下的只是那几个被人反复群嘲的演技截图。

眼见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如果说吴亦凡的坠落是一场注定,他自身的原因占了大部分,那些疯狂夸赞的捧杀也没法推脱。

03■

《风俗通》中有个“捧杀”的典故:“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

官吏的骏马强壮厚实,看到的人都说肯定跑得很快,骑马的主人对这些夸奖感到得意,使劲让马不停奔跑,以至于马儿过度疲劳而死。

其实这种捧杀的现象,我们普通人也常常遇到。

学妹张张刚进入学校时,就遭遇了几个室友的捧杀。

小组要做PPT的时候,她们会说知道张张PPT做得好,活动的PPT就交给张张了,可张张的PPT水平也就把图和文字放进模板的水平。

张张和男朋友吵架,她们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也不替张张分析这段感情的问题,一味地夸张张漂亮、完美,谁也配不上他,吵架就是男生的不对。

……

面对室友铺天盖地的夸奖,张张就真的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觉得自己就是最棒的,谁也配不上她。

所以在她的PPT被别的同学批评的时候,她觉得这些人是在嫉妒她。

和男朋友吵架的时候,不管对错,她都不舍得低下她高贵的头,每次都要男朋友先道歉。

班里的其他人渐渐疏离了她,男朋友也忍受不了她,和她分手了。

后来,张张被彻底击溃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处在负面情绪里。

鲁迅在有一篇《骂杀和捧杀》里曾经说过:“骂,倒未必会骂死人,但捧,却是可以致人死命的一法”。

就是挑你喜欢的东西可劲夸,夸得天花乱坠无边无际,甚至一点都不符合逻辑。

但是作为被夸赞的人,你不但不会觉得有丝毫不妥,甚至觉得这就是在形容完美无缺的你,觉得你自己配得上这世间一切的美好。

捧得越高,摔得越惨,这就是捧杀的威力。

而在面对捧杀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如易烊千玺一样的清醒,正确认识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就不容易被那些看似是蜜糖的言语捧杀到。

就如郭德纲曾给郭麒麟的成年寄语中,写道:

有人夸你,别信;有人骂你,别听。周围人随意捧骂,不可与之交,因其无至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