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隐入尘烟:“袁大总统嫡孙”袁家诚的支边八年

2024-09-13 19:05 来源:冷丁网 点击:

隐入尘烟:“袁大总统嫡孙”袁家诚的支边八年

文丨智 勇

编辑丨跑读绅

上世纪70年代,有幸遇到一名天津籍“六·二六”医生,后来知道他是袁世凯的嫡孙——袁家诚

如今袁家诚先生已至耄耋之年,我也过古稀之年,回忆那一段历史,往事历历在目。

初识“袁评委”

1975年,各地开展“社教”活动,我所在的大库伦公社在冬天农闲的季节,举办了一场故事会。

大库伦公社位于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以北40公里,下辖12个生产队。故事会由每个生产队出一人参赛,我所在的中石门大队推荐我去参加。

故事会设在公社的大会议室,能容纳下七八十人,除了评委和工作人员外,观众大多数是公社、粮库、卫生院的职工和家属。

故事会由公社党委秘书刘纯德主持,他介绍了坐在前排的评委,评委中有卫生院的医生,有我认识的杨克敏大夫,还有一名不认识的大夫叫袁杰。

这次故事会非常突然,到腊月根上才通知,春节后正月初六七就要举办,除了过春节几乎来不及准备。各个大队准备都不充分,也有的不重视,十二个参赛人中有一半上台讲不来,说大队只说让来参会,没说让讲故事。其余几个虽然登台了,有的东拉西扯地讲了几句,有的捧着书念了一段,匆匆应付了事。

在那个以“成分”说事儿的特殊时期,我因为“出身”不好,好不容易逮住一个露脸的机会,认真做了准备,从故事书上找了一篇《老班长送饭》,背得滚瓜烂熟,上台后流利地讲完了故事。

故事会结束后,朋友杨克敏向我介绍了评委袁杰。第一印象是,袁杰身高一米七上下,脸面白净,肤色像南方人,浓眉大眼,颧骨略高,是个俊人物。

袁杰对我说:“你的故事讲得不错,不用看稿子,但又不是背书,要是能用普通话,就更好了。”当时心想,我顶多是给本村社员讲一讲,还用什么普通话。那时候,当然不知道他就是历史书里袁大总统的嫡孙,更不知道他原名叫袁家诚。

公社里的“明星”

1975年,春天的故事会结束后,转眼到了秋天。

我舍不下读过的书,放不下读书人的梦,暂时结束了种地的日子,到离家18里地的大库伦社中教初中语文,当了民办教师。

七十年代的公社驻地,尽管比生产队农村好一些,但条件还是简陋的。公社驻地大库伦建在一个山坡下,社中居高临下建在山坡的高点。

从远处看,社中就像是建在山上的“书院”。这所社中,尽管地处偏远,我工作期间曾有过辉煌,也有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这些高等学府。

校舍后面是一大片夯土大操场,校舍前平整出像梯田一样的平地,作为球类活动的场地。

即便是这样,社中的场地也是全公社最好的,篮球场是全大库伦唯一的一个篮球场,场上栽着一付有框无网的篮球架,只有举办大型比赛时,才舍得挂一次篮网。

那个年代,生活方式简单,娱乐活动单调,当地人调侃为三句话不无道理,耕地靠牛、点灯靠油、娱乐靠球,打篮球就算是一项最热闹的集体活动。

公社组织各个单位进行联赛,各个单位也自行组织比赛,社中的篮球场上经常挑灯夜战,来观战的师生、村民围得黑压压的,人声鼎沸。

袁杰经常到我们学校打篮球,他的篮球技术在大库伦公社属一流水平,动作敏捷、标准、优美,投篮精准,看起来很是专业。公社组织比赛,哪个队有袁杰,准能赢球,因此袁杰很抢手。

袁杰还爱好下棋。打完球有时到学校老师的办公室,和我们一起下下象棋。社中体育老师李宝珍是公社范围内的“棋王”,但多次和袁杰交手,一盘也赢不了。

经过多次过招切磋,我们看出袁杰棋风稳健,轻易不进攻,而是尽量避免失误,并在对方失误时,一招制胜。多次交手后,“棋王”李宝珍不得不甘拜下风,承认自己是“公社”水平,而袁杰是“城里”水平。

不论打篮球,还是下象棋,或是各个方面,这个袁杰显得与众不同,大家猜想袁杰的家庭背景肯定不一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定是接受过城里的素质教育,人家的这些爱好都是“吃奶功”,加上袁杰的形象好,人们普遍认为袁杰是公社里的“明星”,袁杰的神秘感越来越浓。

“六·二六”医生

随着活动增多,交往频繁,我们逐渐与袁杰熟悉,也经常去他家串门,有关的他的情况了解得越来越多。

袁杰是大库伦公社卫生院的医生,是天津来内蒙古支援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六·二六”医务工作者。

说起“六·二六”,那已经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了。1965年,毛主席听了卫生部部长工作汇报后得知,全国有140万卫生技术人员,只有10%在农村,其余都在城市和县城,医疗经费被城市占去了75%。

毛主席听了很不高兴,认为卫生工作只为全国人口的15%服务,而这15%主要还是“城市老爷”,广大农民却得不到医疗,他们一无医二无药,再这样下去,卫生部非改名为“城市老爷卫生部”不可。

6月26日这天,毛主席发出了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时称“六·二六”指示。指示要求,医疗卫生工作应该把主要人力、物力放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普遍病的预防和医疗上。

利用这些资源,卫生院为农村培养赤脚医生,两个多月就可以学会打针输液这些基础医术,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再也不用去外地看病了。

天津市响应号召,陆续派出了支援农村的医疗队。袁杰就是“六·二六”医生中的一员。当时袁杰有南北两个可选项,最终选择了内蒙古地区。

1970年这一年,袁杰来到了商都县大库伦卫生院。这个地方非常偏僻,民国时期属于察哈尔,后归属张家口地区,六十年代又划归乌兰察布盟。

袁杰住在卫生院院内的家属院。当时卫生院长是张健,视“六·二六”医生为难得的宝贝,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把最好的家属房分配给了他。

袁杰自小就是城里人,没有在乡下农村生活过,特别是不熟悉也想不到内蒙古农村的这种生活方式,家里布置的东西显得零乱,地上还摆着一个煤油炉子,这是当地人没见过更没用过的。

与袁杰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妻子和两三岁的孩子。夫妻二人在来之前,连土炕和锅台都没见过,更不会灶台生火做饭,经常用煤油炉煮点粥或下点挂面,馒头主要从食堂购买,生活比较艰苦。

过了一段时间了解到,卫生院一共来了两批天津医生。第一批不带家属,单独成立医疗队开展工作。第二批共计6名医务人员,直接安排到卫生院工作,他们连人带家都搬来了,一看就是打算长久待下去,袁杰就在第二批。

第二批6人中,除了袁杰没有从医资格,负责发放药品算是行政工作外,其余都是可以看病的大夫,袁杰的妻子第二批中的一名妇产科大夫。

这期间,卫生院配备了一台便携式X光射线机,要抽派一人到乌兰察布盟医院学习拍片技术,可偏偏当地人对放射这门新技术极为恐惧,没人愿意去。这倒好,让袁杰遇上了求之不得的好机遇,他二话不说,自告奋勇报名去学习。

经过两年刻苦钻研,袁杰全面掌握了X光拍片技术,成了名符其实放射科大夫。进修后,袁杰成了“香饽饽”,蒙医院想把袁杰留下来,县里和公社里霸住不放,僵持了半天,最后袁杰还是回到了卫生院。也就是我去大库伦社中时,袁杰刚从集宁的盟医院进修回来。

自从有了X光机,公社卫生院诊疗手段上了一个大台阶,对于乡下来说,妇女生孩子接产、常见病的治疗是最迫切最现实的,小小一个卫生院,成了生产队社员的大医院,没有几年的功夫,各生产队、各村都有赤脚医生。

就这样,袁杰从事放射拍片,妻子负责妇女接产,直到1978年秋天,夫妻二人返城回了天津。此后,袁杰从事放射影像工作直到退休。

隐入尘烟

尽管我们小范围知道了袁杰的情况,但北洋军阀那段历史毕竟过去才半个多世纪,有些历史还没有完全解密,加上袁家宗谱复杂,当时只知道一个大概。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袁杰是个特殊的人,在当时七十年代那个特殊环境下,从来不敢向外人透露,担心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也是他改名的原因。

直到近些年,随着各种资料的解密,袁家诚在研究袁家历史的过程中,接受媒体采访,他的情况才被公众所了解。袁杰原名袁家诚,是袁世凯第十子袁克坚的次子,母亲是陕西总督陆建章的女儿。

时间到了1976年,各地纷纷举办文艺汇演,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社中也不例外。

寒假期间,公社组织了一支文艺宣传队,由粮库副主任王玉宝担任队长,抽调人员开始排练节目,准备参加春节期间县里的文艺汇演。

社中教师中,我和曾部美都是语文老师搞创作,高继英会拉板胡,我们三人抽调进了宣传队。卫生院的袁杰会普通话,识乐谱,又会钢琴、手风琴等多种乐器,也被抽调进了宣传队。

我们集体创作了众口词等节目,重点打造了一个叫《上路》的二人台歌剧。

《上路》是“农业学大寨”题材,用二人台唱法表演的情景剧,反映了支书带领大家战天斗地的故事。曾部美执笔撰写剧本,由“金嗓子”之称的公社话务员杨改珍扮演女支书红英,袁杰扮演了无私莽撞的生产队队长大虎,我在剧中扮演了小农思想浓厚的社员钱木匠。

这次演出结束后,人们大脑中的“那根弦”也绷得不紧了,后来我们得到一个惊人的秘密:和我们一块演戏的这个袁杰,竟然是袁世凯的嫡孙——袁家诚。

时间很快就接近了恢复高考前的历史性时刻。1978年,靠着这些年当教师的积累和复习准备,我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考上了大学,结束了民办教师生涯。

从我第一次到公社讲故事遇到袁杰,结识交往,一起表演二人台,到1978年袁杰返城回天津,我考上大学,前后经历了4年时间。

在历史面前,人生都是一块砖。在我的《苦乐人生七十年》中,我回顾自己这一生,吃过苦,受过罪,奋斗过、成功过,觉得自己的人生也有些波澜。

与袁杰的人生经历相比,我的人生显得很平淡如水。我的“出生”虽不好,但在恢复高考后实现了自我。

袁杰出生在“北洋军阀”显赫家族,但在历史行进中受到了磨难,由于出身问题被考大学拒之门外,袁杰最大的成功就是把自己过成了普通人,能心平气和隐入尘烟。

End

智勇】1948年出生于内蒙古商都县大库伦乡。数学高级讲师,自治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乌兰察布名师。曾任乌盟师范副校长,集宁师专附中副校长等职务。著有《苦乐人生七十年》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