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33岁牺牲的“神炮手”杨树朋,是王宝强的教官,一家出了8个军人

2024-12-11 01:00 来源:冷丁网 点击:

33岁牺牲的“神炮手”杨树朋,是王宝强的教官,一家出了8个军人

1983年,杨树朋出生在山东莱芜,这是一个地道的军人世家,一家三代里就出了八个军人

别人家的孩子可能从小就有当兵的梦想,杨树朋与军人的缘分,则是深深刻在了基因里。

当兵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不能断了家族的传承”,这份传承就是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2001年,18岁的杨树朋通过征兵审核,正式参军入伍。

他军旅生涯的首站,是一个英雄的连队~“杨根思连”。

抗美援朝战争,杨根思在小高岭战役中,率部接连击退精锐美军的八次进攻,打到只剩下他一人时,杨根思毫不畏惧,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牺牲后,又被追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

了解到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杨树朋被老连长杨根思的英雄事迹所打动。

“当兵就要当老连长这样的好兵,随时准备牺牲一切。”

要当好兵,就意味着要做不寻常的事情。

入伍以来,杨树朋始终在不断挑战着自己的极限。

第二年,杨树朋就通过了一级射手考核;次年,他就成为了全旅首批为数不多的特级射手之一。

一步一个台阶,杨树朋的脚步没有停止过。

他曾连续10年被表彰为旅部的“神炮手”,他创造的百米距离用战车并列机枪射击直径10厘米悬浮气球,24秒击破5个目标的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此外,他还参加了河南兰考抗洪救灾、汶川地震救灾、实兵对抗演习、维稳事件处置等多样化军事任务40多次

让杨树朋走入更多人视线的,应该是2014年湖南大型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的录制。

那个教刘昊然、张丰毅等明星用军工铲煎鸡蛋的帅气军人,正是杨树朋,没想到再次听到他,却是这样让人难过的消息。

刘昊然在社交平台发文纪念,他说:

“班长,谢谢你们教会我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天堂没有杀戮,愿你们一路走好。”

一个并不太长的摄像机镜头,无法展现一个军人优秀的品质,但是足以让我们明白,军人的世界里,奉献和牺牲才是常态。

2015年9月,杨树朋所在的旅奉命组建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

作为家中的独生子,杨树朋没有过多考虑,瞒着家人偷偷递交了请战申请书。

有人觉得他这样做不值得,因为再有一年的时间,杨树朋就可以退役与家人团聚。

而杨树朋觉得,只有做了这件事,他的军旅生涯才算是圆满。

当年年底,杨树朋随第二批维和官兵进驻南苏丹,执行国际维和任务。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国度里,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杨树朋与战友们每一天都活在死神的注视里。

千小心万小心,没想到,意外还是突然降临了。

2016年7月8日,南苏丹境内爆发激烈交火,交火位置离我们执勤的哨位越来越近,中国维和步兵营迅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这时候,已经坚守战位15个小时的杨树朋,本来不在执勤人员名单上,他却找到连长主动请战:

“我是一名15年的老兵、11年的老党员,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必须要上。”

就这样,杨树朋与战友们顶着炮火在生死线上执勤11个多小时。

傍晚时分,杨树朋乘坐的105号步战车遭到一枚火箭弹袭击,在一片轰鸣声里,车内漆黑一片。

同车的多名战士负伤,李磊当场失去意识,杨树朋的臀部被炸的血肉模糊,右小腿上的肉都炸没了,脚踝处仅剩一点皮肉相连。

他趴在战友腿上疼的浑身发抖,面无血色。

就在被抬往医院急救途中,暂时清醒的杨树朋还在关心战友们的情况如何。

7月11日9点,当几个受伤战友相继醒来,杨树朋却因伤重抢救无效,永远闭上了双眼。

弥留之际,躺在病床上的他语气微弱地说:

“一定救救我的兄弟,别把我受伤的事告诉我媳妇!”

说完,随着两行泪水的滑落,杨树朋闭上双眼,就再也没有醒来。

牺牲之时,杨树朋刚刚33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而他的儿子杨一鸣,还不满6岁

歌曲里曾唱到“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这是每一个军嫂的荣耀,也是她们难以诉说的痛。

结婚6年,杨树朋与妻子相处的时间,全部加起来还不足2年。

两地分居、遥遥相望,似乎成了每一个军人家庭必须要经受的考验。

如果这是在地方,如此长时间的分离,可能妻子早就对婚姻失去了信心,毕竟陪伴对于女人来说,是很重要的爱情因子。

但在杨树朋的妻子邹丽娜眼里,杨树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丈夫、好父亲。

不能时刻陪在妻儿身边,他就通过电话、微信来关心她们。

在临近出发去南苏丹前,杨树朋特意请假回了趟家。

他亲手给妻子做了一桌子她爱吃的菜,来表达自己的歉疚,还给儿子许了愿:等维和回来,一起去看大海。

夫妻俩还规划了杨树朋退役后的生活,一家人就再也不会分开了,现在这一切的计划,都成了再也无法实现的泡影。

杨树朋对他最爱的家人失约了,只因为他守住了对军人这个称号的诺言。

或许是夫妻之间特有的心灵感应,杨树朋牺牲时,妻子邹丽娜就有了不祥的预感,她一遍遍在微信上给丈夫留言,却总也得不到回应。

情急之下,她给丈夫连里的指导员文海地发了微信。

看到信息的文海地非常纠结,他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十分钟后,他才发过去五个字“嫂子,对不起。

艰难打出这五个字后,文海地已是泪流满面,七尺高的汉子哭的像一个孩子。

十天后,杨树朋、李磊两位烈士的灵柩与其他负伤的战友一起被送回到国内。

等在机场的家人,在看到烈士灵柩的时候,紧绷的情绪再也控制不住。

杨树朋的亲人们都悲痛不已,只有6岁的儿子杨一鸣,站在妈妈身边茫然的东张西望。

他幼小的年纪还不能理解牺牲的含义,在他看来,爸爸只是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他所不能接受的唯一事实,就是爸爸怎么不能继续跟自己视频了呢。

从机场到告别仪式现场,杨一鸣一路抱着爸爸的遗像,从杨树朋去南苏丹那天开始,他就再也没有离爸爸这样近过。

这样近的距离却已是天隔一方,小一鸣或许再想:

“爸爸怎么这么轻了,轻到我这样小小的孩子,都能轻易的把他抱起来。”

是啊孩子,烈士的重量都留在了那个异域的国度里,都留在了他的灵魂里。

在告别仪式上,小一鸣戴着爸爸的军帽,学着爸爸的样子敬着军礼,他还在等着爸爸回来,等着爸爸回礼,带他一起去看海。

杨树朋曾告诉儿子,见到穿军装的都要喊叔叔,他说穿军装的叔叔都是这世界上顶好顶好的人。

他曾留下一本日记,在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在杨根思连当了十多年的炮手,把我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这里。将来有一天我退伍了,我也要把我的儿子送到部队当炮手。”

他希望儿子也能做这样顶好的人,因为这个家族有着如此让人敬佩的血统,有着多么让人崇敬的荣光。

军旅歌手小曾,写过一首名叫《那些再没有回来的兄弟》的歌,我想它代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声。

其实我真的不想叫你英雄,只想再喊一声我的好弟兄。

我们曾约定一起回来庆功,可人海茫茫不见你的笑容。

我那些再没有回来的弟兄,让我一生都好不了的疼痛,我听见你思念妈妈的歌声,就像妈妈在呼唤你的乳名。

我不想在回忆里去记起你们的名字,只愿你们能如平常人一样的普通;

我不想你们荣耀加身,只愿你们能平安回家;

我不想赞颂你们的伟大,只想以后的日子里不再有流血牺牲。

#英雄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