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叫Vans,朱棣是Judy:如果古人有英文名,应该怎么起?
王安石叫Vans,朱棣是Judy:如果古人有英文名,应该怎么起?
来源:青春北京
前阵子一个给历史人物起英文名的贴子火了起来,网友们脑洞大开写了各种段子,比如:
汉文帝有一天穿越到了一个世界,遇上一个人居然是汉武帝。汉武帝走过来跟他打招呼:"Hi,Wendy!"汉文帝也笑着回应他:"Hi, Woody!"
看来皇帝是“dy”字辈儿,比如:
秦始皇就比较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
总的来说,取英文名这件事儿,就是叫啥取啥,简称之:
直译法
原则只有一个:中文叫啥,英文也叫啥。
宋代理学家朱熹,英文名叫做:
三国名将周瑜:
唐玄宗李隆基: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哪个有我潮?”
然而对于王安石的英文名,部分人有不同的意见:“王安石字介甫,不是叫Jeff吗!”
于是这里还派生了第二种直译法——
字译法
众所周知,古人除了“名”还有“字”,“字”一般就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有关联的。那么给古人取英文名,不一定要按名取,还可以按字取,比如:
“诗圣”杜甫:
至圣先师孔子:
喜欢作诗不写题的李商隐:
论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家记住古代名人的字
除了简单粗暴的直译法,还有一些高端玩家提出了第三种译法:
意译法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名字的意思来转译成对应意义的英文,比如:
没毛病 没毛病
1
直译还是意译?
网友们的花式取名,总归来说分为“直译”与“意译”两种,这也正是20世纪中国翻译学界最大的学术论争。
20世纪初,中国正值西学东渐,大批西学涌入进来,包括各种不同领域的科学、文学、医学著作等,形成了强烈的思想碰撞,同时也促成中国翻译体系的建立。
提到翻译,就不能不说最有标志性的人物严复。
严复
严复从小学习英语,是中国最早派赴西方的留学生之一。他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标志着中国近代翻译史的开端,他在《天演论》的自序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
对于严复来说,“信”即“诚信”,翻译需要忠实地转达原著之意,“信”是翻译的核心。而“达”和“雅”则为手段,即要“达旨”与“文雅”。自严复提出这三大原则后,这三个词成为19世纪末以来中国译论体系权威的原则,强调准确、忠实地“直译”原著的内容。
然而,严复提倡的“信、达、雅”是为了翻译科学著作而生。他翻译的《天演论》完整地体现了这三大原则,其读者也都是受教育的知识分子,严复的翻译方法和标准对于他们来讲是合适的,但这也意味着对大众读者不一定合适。
后来,梁启超提出了一种对立的翻译方法,也就是“意译”。
梁启超
梁启超强调必须在“使人深知其意”的主旨上,提倡“译意不译词”的翻译方法,以“意译”的方法将原著的内容翻译成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的译文。
由此,近代中国翻译界产生了强调“科学性”的“直译派”,以及强调“神韵”的“意译派”,至今仍争论不休。
2
怪调英语
其实早在中国翻译体系建立之前,19世纪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就非常流行一种怪调英语——“洋泾浜英语”。
洋泾浜是英法租界上的分界河,也是上海县城到英租界的必经之地。
洋泾浜虽窄,但两岸繁华又热闹
1845年,上海租界设立后,上海商人为了争取与外商直接打交道纷纷学起了英语,而原来在香港、澳门、广州以及南洋的洋行也纷纷到了租界。为了和外国人沟通,他们只懂得一些粗通的英语,于是在洋泾浜附近出现了一种语法不准,带有中国口音的英语,也就是“洋泾浜英语”(后来已不限地域,泛指所有怪调的中国式英语)。
一些出版商也乘机赶印了一种以中文读音注音的英文速成手册。
洋泾浜英语最早的词汇手册要属《红毛通用番话》,只有10页、收录的词汇甚至不到400个单词。随着中西往来日益频繁,需求量增加,开始出现了词汇刻本,收入的词汇和短语高达3000个左右。鸦片战争之后又有了新的突破,唐廷枢编的《英语集全》所包含词汇量高达6000个以上。
这些速成手册收录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生活化的词。
来叫克姆(Come),去叫谷(Go)
是叫也司(Yes),勿讲拿(No)
一洋元叫钿温得拉(One Dollar)
洋泾浜英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口头形式,没有正规的书面形式,因为洋泾浜英语是说汉语和英语的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所以基本上没有统一的形式和规范、变体很多,而且没有语法。
“我不能”被说成“My no can”
“我们什么也不要”说成“My no wants”
其次,洋泾浜英语与地域的联系很紧密,一开始洋泾浜英语多以广东地方的发音为准,以后随着宁波商人的大量涌现,逐步以宁波方言发音来注音。
以下句子需要沪语或宁波官话发音才能辨明意思
清晨见面谷猫迎, (good morning)
好度由途叙别情。(how do you do)
尽管洋泾浜英语现在已经不再被使用了,但还是有一些特点遗留了下来,譬如孙中山现在正式的英文名叫Sun Yat-sen,这英文名取自他的字 ——逸仙。我们可以注意到,孙中山名字的英语拼法并非汉语拼音、也不符合普通话的发音,其实这是粤语读音。尽管我们不知道孙中山正式的英文名究竟是何时确定下来的,但可推断与当年洋泾浜英语的影响有一定关系。
3
正规的汉英译名法
那么,按照正规的方法,古人的姓名究竟该如何翻译呢?
首先,按照正规的汉语拼音,将姓与名分开拼写,首字母大写。如:
朱/熹:Zhu Xi
李/白:Li Bai
若是单姓双名,首先姓的拼音字母需大写,名的第一个拼音字母需要大写,并且与后一个拼音连写。如:
李/商隐:Li Shangyin
李/清照:Li Qingzhao
若是复姓单名的话,姓需要连写(不需要加连字符),姓名两者首字母大写。如:
欧阳/询:Ouyang Xun
夏侯/渊:Xiahou Yuan
同理,复姓双名便同时将其姓与名的拼音字母连写,别忘了首字母同样要大写。如:
司马/相如:Sima Xiangru
上官/婉儿:Shangguan Waner
现代人的英文名字,与古人一样使用汉语拼音翻译。如果你自己有英文名字,一般会加在姓氏前面,而名字可根据喜好选择保留与否。如:
周杰伦 Jay Chou
成龙 Jackie Chan
现在总算知道古人名字的正规译法了吧?一个由中译英的名字,可是一段历史呢。
责任编辑:李墨涵(EN043)
-
- 中印边境摩擦的来龙去脉
-
2024-12-15 08:42:14
-
- 刘銮雄为何不敢娶李嘉欣,反而让许晋亨捷足先登?有三点原因
-
2024-12-15 08:39:59
-
- 试论北宋与辽国的霸州榷场贸易
-
2024-12-15 08:37:44
-
- 拿着“天价退休金”,84岁李双江继续在国内捞金,只为坑爹的儿子
-
2024-12-15 08:35:29
-
- 新中国三大耻辱事件
-
2024-12-15 08:33:13
-
- 什么是体育舞蹈?
-
2024-12-15 08:30:58
-
- 傅程鹏:成名后抛弃程愫,迎娶年轻小娇妻,如今过得如何?
-
2024-12-15 08:28:42
-
- 12款豆豉蒸鱼的家常做法,鱼肉和豆豉一起蒸,好吃的连汤汁都不剩
-
2024-12-15 08:26:27
-
-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是正部级,还是副部级?
-
2024-12-15 08:24:12
-
- 网坛传奇哈勒普近况:为夺冠2次缩胸,嫁富豪1年离婚,陷禁药风波
-
2024-12-15 08:21:57
-
- 中国物联网集体出海:“电器时代”追赶,“网器时代”超越
-
2024-12-15 08:19:42
-
- “三区书记”杨明晋折戟
-
2024-12-15 08:17:26
-
- 什么人敢称作郑州黑道第一人?从穷小子到黑老大,宋留根发迹史
-
2024-12-15 08:15:11
-
- 看了《奔跑吧》,就知道为什么现在的《runningman》不好看了
-
2024-12-15 05:38:06
-
- 孩子未来能长多高?两个身高计算公式,三个增高方法,宝妈可收藏
-
2024-12-15 05:35:51
-
- 50岁女人选对发型很重要,推荐三种不同风格的发型,总有适合你的
-
2024-12-15 05:33:36
-
- “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让非遗炫酷出圈
-
2024-12-15 05:31:22
-
- 艺术有哪些种类(新疆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
-
2024-12-15 05:29:07
-
- 王珞丹拍写真,连换多套时尚服饰尽显不同风韵,一头短发飒爽利落
-
2024-12-15 05:26:52
-
- 中国有多少个复姓?复姓怎样起源?你知道有多少复姓的名人吗?
-
2024-12-14 18: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