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线

2024-12-16 08:12 来源:冷丁网 点击: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大干线组成。宋朝之前东海航线主要由宁波进出港,南海航线则主要由广州进出港。这两大航线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海上交通网络,并在变幻莫测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不断延伸、拓展。

1、东海航线

“东海航线”主要是前往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通过东海航线,不仅中国的商品被源源不断地输往日本及朝鲜半岛,中国文化随之大规模地传播到这些国家,包括儒家思想、律令制度、汉字、服饰、建筑,饮茶习俗等,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日本古史记载,西汉时中国的罗织物和罗织技术已传到日本。公元3世纪中国丝织提花技术和刻版印花技术传入日本。隋代,中国的镂空版印花技术再次传到了日本。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往来中国频繁,唐天宝年间鉴真和尚也经海路东渡日本。唐代,江浙出产的丝绸直接从海上运往日本,丝织品已开始由礼物转为正式的商品,正仓院则是贮藏官府文物的场所。今日的正仓院已成了日本保存中国唐代丝织品的宝库,其中的很多丝织品即使在大陆也很难见到。目前最早宋代贸易凭证存于日本大宰府的公凭,这份宋代的官方证明文内容是泉州客商李充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到日本贸易的记录。

朝鲜方向最早记载是自周武王灭纣,封箕子到朝鲜,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到达朝鲜教其民田蚕织作。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由此最早传到了朝鲜,对日本丝织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2、南海航线

“南海航线”主要是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

(一)阿拉伯主导期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过程中,阿拉伯是最关键的缔造者。丝绸之路的西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西方或西欧。罗马帝国和汉朝之间也并没有直接的商业往来,全通过阿拉伯、威尼斯热那亚等中间商进行交易,直到宋中后期中国航海业超过阿拉伯世界才改变。

(二)中国主导期

宋中后期出于贸易营收依赖等原因开始支持鼓励海洋贸易,中国海商成功地参与到被阿拉伯垄断的海洋贸易中,并超过他们,在此后几百多年的时间里,开创出一个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印度的航运,展开了前未所有的商品和技术交流。从东北亚的日本、高丽,到东南亚各地和印度沿海,乃至波斯湾和东非各港口,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全球化”的活跃海丝贸易网络。

(三)蒙元主导期

元朝第一次与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接壤,第一次使欧洲人越过阿拉伯人与中国人直接交往贸易。由于蒙元在中国实行民族政策分四等,汉人最低等,于是,主导权实际上落入在华的色目人手里,如泉州的阿拉伯蒲氏家族。马可波罗游记更深刻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元朝的崩溃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迫使欧洲人热切寻找通往东方新航路、从而引发地理大发现和西欧大航海。

(四)西欧主导期

西欧航海先驱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依靠武装船队打败阿拉伯商人后终于来到南中国海时,郑和下西洋刚停航不久,此时明朝正在海禁,郑和船队消失后在亚洲海域留下的权力真空,使葡萄牙扩张势力所向无敌,一个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将开始成型,东西方的强弱格局也由此开始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