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东临碣石指的是哪里(东临碣石指的是哪里 辽宁)

2023-12-30 20:40 来源:冷丁网 点击:

东临碣石指的是哪里(东临碣石指的是哪里 辽宁)

(中国水系,图片来自《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就像一位高明的风光片导演,把我们带回到一千多年前的碣石山。秋日的大海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请看那海中孤岛,山石嶙峋,青松苍翠,茅草丛生,“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再看那

怒海狂涛

,永不休止地拍打海岸,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碧空沧海,一片蔚蓝,海天一色,白云苍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大海茫茫无际,太阳与月亮仿佛从海中落星辰与银河好像以大海为故乡。这是多么雄奇壮阔的大海啊!它无边的气势竟使日、月、星、 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这种宏伟壮丽的艺术境界,正体现出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胸襟气度。

地理知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碣石在什么地方?沧海又是哪一片海?

碣石位于今天的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

境内,曾是一处滨海石山。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二 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游全国,曾经来到碣石,并且在此立碑刻石。“

秦皇岛

”这个地名,就是因此而来。本诗中的“沧海”指

渤海

渤海

是中国的

内海

,位于中国北方,在今

辽宁省

河北省

天津市

山东省

之间。

有所思

(唐)李白

我思仙人,

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寒多天风,

白波连山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

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

愿寄一书谢麻姑。

传说,东海之中有三座仙山,分别叫作

蓬莱

方丈

瀛洲

。所以李白说:“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求访仙人并不容易,要经历千辛万苦。“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大海茫茫,白浪滔天,险恶异常。不仅如此,还有“长鲸喷涌不可涉”。海中有很多大到无法想象、模样无法描述的“异形”和“海怪”:乌贼、章鱼、鲸鱼、鲨鱼……你看那大鲸鱼,喷出的气浪足以掀翻一条大船!

地理知识

“白波连山倒蓬壶”,

蓬壶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

那么,在真实的世界中,

中国有哪些海岛呢?

我国共有 11000 多个海岛。从

北向南

,主要的海岛有:

长山群岛

,位于

辽东半岛

东侧的

黄海

海域;

庙岛群岛

,位于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之间,扼守

渤海

海峡;

崇明岛

,中国第三大岛,位于长江入海口,由长江携带泥沙冲积而成;

舟山群岛

,在

浙江省东部

,位于

东海

海域;

钓鱼岛

及其附属岛屿,位于

东海

海域;

台湾岛

,中国第一大岛,西面是

台湾

海峡,东面是

太平洋

香港岛等珠江口岛屿

,位于

珠江

入海口;

海南岛

,中国第二大岛,位于

南海海域

东沙群岛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沙群岛

等南海诸岛,位于南海海域。

浪淘沙

( 唐 )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

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二人均有诗作。东临大海,白居易看到了什么?“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茫茫大海

,果然是无穷无尽的浪,无边无际的沙。

大浪淘沙

,在江河如此,在大海更是如此。“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沧海桑田

这个成语源自一个神话故事:东晋炼丹家葛洪所著《神仙传》中记载,有一位看似十八九岁的姑娘麻姑,自称“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原来麻姑是一位老寿星。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

。茫茫大海,它在空间尺度上是无比广大的,大到无边无际;沧海桑田,它在时间尺度上是无比漫长的,长到难以想象。沧海桑田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包含着古代中国人朴素的地理认知。

地理知识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这首诗中的东海,就是今天的东海吗?

不尽然。在古代,

东海

泛指

中国东部的大海

。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东海

的具体指称对象也不同。先秦古籍中的

东海

,相当于今天的

黄海

。秦汉以后,包括唐宋等时期,人们长期把今天的

黄海

东海

统称为

海。白居易是唐朝人,当时的“

东海

”,应该是涵盖了今天的

黄海与东海

。明代以后,人们把这一海域的北部称

黄海

,南部仍称

东海

,即与现今相同。我们今天所称的

东海

,是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

黄海

南海

之间。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几句诗,既讲述当时国家危亡的历史背景,也包含了个人的身世际遇。文天祥本是一介书生,但是在山河风雨飘摇之时,身为朝廷重臣,他挺身而出领导抗元斗争。论军事实力,宋廷显然处于劣势。文天祥和战友们转战

江西

福建

广东

等地。

“惶恐滩头说惶恐”,惶恐滩是

江西赣江

上游的一处险滩,船经此处人人惶恐。公元 1277 年,文天祥在这里打了败仗,在

五坡岭

战败被俘。

五坡岭

在今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境内,属于

粤东

地区。他的身后,是退无可退的大海。文天祥被囚禁在船上,沿今天的

广东省

海岸行进,经过

珠江口

,也就是零丁洋。

“零丁洋里叹零丁”他叹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大宋的渺茫未来。厓山一战,宋军大败,南宋君臣、军民十多万人全部投海。文天祥则被送往元大都(今

北京

) 囚禁,在狱中写下《正气歌》。元世祖忽必烈很欣赏他,许以高官厚禄,但是文天祥始终不为所动,于 1283 年慷慨就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舍生取义,获得了他向往的永生。

地理知识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个地方在哪里?

和文天祥有什么关系吗?

惶恐滩,在今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

,是

赣江

中的险滩。1277 年,文天祥在

江西

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此战之后,他经惶恐滩撤到

福建

。零丁洋,又写作“伶仃洋”,古地名,即现

广东省珠江口外洋面

。1278 年底,文天祥率宋军在

五坡岭

(今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境内)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曾经过零丁洋。

本文内容和图片来源于

《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

审图号:GS(2020)3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