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中国十大漂亮文物图(中国最漂亮的文物)

2024-01-01 22:53 来源:冷丁网 点击:

中国十大漂亮文物图(中国最漂亮的文物)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十大著名文物 2、中国十大艺术品 3、中国十大文物 4、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

中国十大著名文物

中国十大著名文物:

一、 红山文化:C形玉龙

中华第一玉龙,当之无愧的应属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红山文化C形玉龙:玉龙高26厘米,又称"猪嘴玉龙",距今6660年-5000年,是目前国内时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

玉龙上刻有猪的头、马的鬃和蛇的身,身体卷曲呈"C"字型,首尾明显分开,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尤其是它颈脊处的一道飘逸的长鬣,很是独特。

二、 商代晚期:金沙太阳神鸟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为商周时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整体为圆形薄片,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

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图案目前被国家文物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三、春秋战国:越王勾践剑

春秋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春秋越王勾践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

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四、春秋战国:曾侯乙青铜尊盘

尊盘合为一器,上面的叫做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下面是一个大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整套器物饰龙84条,蟠魑80条,制作复杂,造型美观,极尽奢华,尤其是镂空装饰有若干层,玲珑剔透,精巧华丽,系用失蜡法所铸,堪称鬼斧神工。

战国曾侯乙青铜尊盘是出土先秦青铜器中最复杂、最精美的一件,代表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巅峰。

五、西汉: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此展品为西汉时期文物。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直径10.6厘米,厚0.5厘米,原来盖在墓主头罩的右眼位置。分为内外环,内环透雕一游龙,外环透雕一凤鸟,站在游龙伸出的前爪之上。龙尾和后爪伸出内环外,与凤冠、尾羽一道,相互连接、上下延伸而成透雕卷云纹,将外圈空间款款填满。

凤鸟回眸凝望游龙,龙凤似乎在喃喃细语。是汉玉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现收藏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六、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七、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

唐代的秘色瓷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5个三角形曲口下有内凸外凹线,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器身斜腹中间微外折,器底为凹底并有支烧痕迹。碟内身通体施有绿色釉,外壁留有丝绸包裹痕迹。。高4厘米,腹深3.4厘米,口径25.3厘米,底径14.5厘米,重800克。

釉面光滑明快,釉层均匀,釉质莹润,给人以高雅柔和、素洁明快的感觉。最令人惊叹的是:巧妙的凹底器形设计,在光线照射下,碟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像盛着一泓清水,呈现出秘色瓷"无中生水"的视觉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八、明代: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嵌珠宝点翠凤冠

九龙九凤凤冠,是专属于孝靖皇后王氏的凤冠,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凤冠高27厘米,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大约4斤6两),全冠共镶大小红蓝宝石100多粒,珍珠5000余粒,样式上基本承袭了宋代皇后用金银镶嵌珠宝的凤冠制度。凤冠便是中国古代妇女首饰中最华贵的一种装饰。

九、清代: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是清乾隆时期的故宫金器。金瓯永固杯是清宫内不多见的皇帝专用饮酒器,金瓯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 杯金质,鼎式,圆形,直口。

口沿錾回纹一周,一面中部錾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外壁满錾宝相花,花蕊以珍珠及红、蓝宝石为主。金杯铸成后,灿烂夺目,浑然天成,既彰显皇家尊贵奢华,又寓意吉祥太平。

十、清代:翡翠白菜

这颗由翠玉所琢碾而成的白菜与真实白菜简直一模一样,而且当时高明的工匠因材制宜,将白玉雕刻为洁白的菜身,翠玉雕刻为翠绿的叶子,在菜叶上还雕刻了两只昆虫。

这两只昆虫可不是纯天然、无公害、无农药的意思,而是寓意着多子多孙的两种昆虫:螽(zhōng)斯(蝈蝈)和蝗虫。白菜象征着姑娘家的清白,也寓意家庭的和美。这件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厘米 的翠玉白菜就成了民间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img]

中国十大艺术品

中国十大艺术品有司母戊大方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清明上河图、马踏飞燕、金缕玉衣、太阳神鸟金饰、真珠舍利宝幢、摇钱树、长信宫灯、曾侯乙编钟。

1、司母戊大方鼎

也被称之为后母戊大方鼎,它是在商后期被铸造出来的。这个庞大的青铜器高度为133厘米,重量更是达到了832.84公斤,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财富,进入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行列也是可以理解的。

2、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这个宝贝虽然名字有点复杂,但是整体来看相当漂亮。这是汉代蜀地织锦护臂,这个也是中国的一级文物,在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中也占据一席之地。这个珍贵的宝物目前被放置在新疆博物馆中。

3、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一直都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作品,这幅画的主要内容是宋代的街口情景,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优秀画作。

4、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在1969年成功出土,这是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中的陪葬品,目前被安放在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自从出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高超手艺的代表作品。

5、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在1986年成功出土,整体长度大约为1.76米,居然是用2008块玉片用金丝编制而成,所以这个名字也因此而来。

6、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整体相当耀眼,2001年2月出土于成都金沙村。

7、真珠舍利宝幢

真珠舍利宝幢是宋代时期的物品,高度为122.6厘米,主要是用楠木制作而成的,设计方面相当的巧妙,镂雕的技术也十分精湛,不愧进入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之中。

8、摇钱树

摇钱树是东汉时期的东西,1990年在四川成功出土,它的高度为198厘米,整体是一颗相当完整的树木。

9、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中国汉代的青铜器作品,宫灯灯体就是一个双手端着灯的宫女,神态十分优雅,设计巧妙。

10、曾侯乙编钟

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之一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的文物,它在1978年的时候成功在现在湖北的随州市出土,这主要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乐器作品,不仅铸造技术高超,还有比较不错音乐性能。

艺术品

艺术品(artwork),一般指造型艺术的作品。美国著名分析美学家布洛克站在后分析美学的立场上。

中国十大文物

1、青铜第一宝:毛公鼎,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

2、瓷器第一宝: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汝窑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汝窑的传世作品不多,本院即藏有约二十件,其中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3、书法第一宝: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善本书第一宝:文渊阁四库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套装共6册)》不但对内容精心制作,而且外观设计也力求庄重考究。《钦定四库全书(套装共6册)》囊括了经、史、予、集四部的所有文献,共计二百余万页,一百五十三张光盘。

5、出土文物第一宝:秦皇铜马车,秦陵彩绘铜马车一组两乘,1980年出土于秦陵封土西侧20米处车马坑中,现陈列于秦俑博物馆文物陈列厅内。秦陵一号铜马车为“立车”,是古代单辕双轮车并按照秦代真人车马1/2的比例制作。

6、玉器第一宝:大禹治水,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国的国之瑰宝。新疆和田青玉制。玉上雕有峻岭、瀑布、古木苍松。

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

四羊方尊(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司母戊大方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

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

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它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河北省博物馆)

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金缕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察,这两套“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出土中,时代最早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

马踏飞燕 (甘肃省博物馆)

这件铜奔马(也称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现已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成为中华民族向外展示自己文化传统的代表。

大禹治水”玉山(北京故宫博物院)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唐朝兽首玛瑙杯(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陕西历史博物馆)

盛唐著名银器。通高18.5厘米,这件仿皮囊形银壶,器腹两面均锤出一马衔杯纹,马颈系飘带,昂首扬尾,似作舞状。纹饰鎏金。形制优美,图案别致,制作精工。圈足内有墨书一行:“十三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