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解放军著名的三三制战术,该如何运用,很有考究

2024-07-03 19:49 来源:冷丁网 点击:

解放军著名的三三制战术,该如何运用,很有考究

三三制战术可以说是解放军陆军的经典步兵战术,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对印自卫反击战等战争中大量应用。不仅打出了解放军的军威,也令对手闻之胆寒。三三制战术往往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有效避免被敌军密集火力杀伤,层层推进,营造出源源不断人山人海的效果,可以有效对敌人发起进攻,给敌人造成杀伤。当年很多与解放军交过手的对手,都对这一战术心有余悸。

三三制的战术原则其实并不复杂,其核心就是强调进攻、掩护与支援。三三制主要以班为单位,每个班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三人。这三人一般呈三角形布置,其中一人负责进攻,一人负责掩护,一人负责支援,互相接应互相支援。而且在战斗中三人的角色可以随时进行切换,可以时刻保持对目标形成攻击态势。在作战时,一般三个小组呈三角形部署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呈三角形部署组成一个战斗群。小组与小组,班与班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战斗时呈散兵线散开。这样既保证了兵力的相对集中,又避免了被敌方重火力集中打击的危险。

在实际作战中,士兵根据事先规定好的口号、哨声、军号、手语和无线电等接受命令。而各小组和班根据组长和班长的命令,可以随时变换队形迅速投入战斗。由此,敌军在作战时,往往刚用机枪等重武器对一个方向的步兵发动打击和压制,另一方向就有步兵冲过来。伴随着号声、哨声和喊杀声,往往会给敌军留下人海战术的深刻印象。在作战中,一个27人组成的三三制战斗群完全展开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可见该战术还非常有战斗力。

三三制战术的最经典战例当属中印自卫反击战中的庞国兴战斗小组。当时庞国兴和另外3名与部队失散的战士冉福林、王世军和周文轩组成了战斗小组,由庞国兴担任组长。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深入印军纵深达8公里之远。与印军作战五次,摧毁2个炮兵阵地,击毙准尉以下印军官兵7人,缴获火炮7门,以及多种军用物资一批。此役更是留下了经典名言“敌方非但不向我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三三制战术也由此成为了我军历史上的经典战术,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