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

2024-12-16 08:21 来源:冷丁网 点击:

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

印度人口众多,百分之八十二为印度教徒,其中分为不同等级的社会集团。种姓制度主要存在于印度教中,对伊斯兰教和锡克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印度人从一出生以来身份就得以确认,如果出生在前两个等级的家庭里这意味着已经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了,走在大街上都会受到下面两个等级人的尊重,而低种姓的人想要出人头地却是异常的艰难。

为了防止低种姓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婆罗门还规定各种姓必须与自己同种姓的人结婚,跨越阶级的婚姻不仅不会提升较低一方的社会地位,反而还会被打入"贱民"的行列,这意味着他们只有下辈子才能够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如果违背规则,跟低种姓的人结婚,甚至会被全村的人唾弃打击,更有甚至被父母逼着离开家族甚至死去。

很多人觉得印度人的种族很难分辨,但是实际上十分的简单,因为他们的肤色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再加上服饰以及妆容你也可以分辨,最重要的是高种姓人与生俱来的傲气也是其他种族难以模仿的,毕竟他们从一出生就被灌输高人一等的思想,这也是印度难以去除这个制度的原因。北方看长相服饰和姓氏,种姓越高,越像雅利安人,女子穿着越暴露;越低越像东南亚猴子,女的裹的越严实。走在路上,抬头挺胸的是高种姓,低眉塌眼的是低种姓。有的高种姓可能会看着黑,但低种姓绝对不会白。高种姓女的绝不会嫁给低种姓,低种姓女通过某种宗教仪式可以嫁给高种姓。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也是很低。某些南方人,是土著混血或者直接是土著,但古时候很有实力,自称是高种姓,也被认可了,所以现在某些看着很猴的其实也是高种姓,比如南部的萨尔,等级等同于刹帝利。

中国人在印度一般看成第几等级呢?

如果按照印度种姓制度那么严格,中国人的肤色去到印度,应该算哪个等级呢?在印度皮肤颜色越浅,地位就越高,例如白皮肤的人地位要高于黄皮肤,而黄皮肤的地位又在黑皮肤之上,我们的肤色大多是以黄色为主,那么从这就能够看出我们在印度的地位了。在某些邦视为首陀罗,或者视为“无种姓者”,基本不用担心受到歧视。但是注意了,如果外国人与印度人结婚,无论结婚对象是什么种姓,该外国人都会被视为“贱民(达利特)”,配偶及子女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