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形意门"门神"尚云祥

2025-01-04 20:24 来源:冷丁网 点击:

形意门"门神"尚云祥

形意拳在清末民初大盛于北方,顶尖人物是李存义、尚云祥师徒,将形意拳称了形意门。汉朝豪族才称门,千古未有。

李存义是一九00年民间阻挡八国联军进京的一位领头大哥,率众歼灭了老龙头火车站的俄军,是都市新生阶层——中国武士阶层的缔造者。一九一二年在天津成立中华武士会,替代衰亡的镖局业,以办学授课、仲裁民事纠纷为手段,让武人陆续成为都市社会的一分子。

武人称门,是平民称贵,因为不再是官府商家的附庸、军人的过渡,独立了,便有了自尊。

尚云祥是李存义的贴身弟子,给师父挡死的。李存义上战场、人巷战均是尚云祥护在身后挡冷枪。挡死,也挡事,中华武士会开办之初,立了百日擂台,为与武行同道,为向市民宣传,尚云祥是擂主,铁打的营盘。

尚云祥七十大寿与众弟子合影

尚云祥的武行声望,是“上打三代、下打三代”的霸王,打成名长辈,打后起之秀,谁强打谁,是令人崇敬的形意门门神,在北京立形意拳名号四十年,奇迹般保持胜绩。社会声望,来自他是捉住大盗康小八的侠士,也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大刀刀法的授刀人。

一九三三年,中国军队在喜峰口阻击日军,中式大砍刀应对日军刺刀,肉搏战中获胜。自鸦片战争以来,中方军队对抗外辱,是屡战屡败,突如其来的胜利,令群情激昂,随后诞生《大刀进行曲》,传唱全国。

从中华武士会成立,即有军方聘请拳师的风气,由于刺刀生产不畅,军队就配发士兵砍刀,入军拳师基本都教过刀术,但民众把授刀人的荣誉归了尚云祥。细究起来,尚云祥不是唯一,但确实重要。喜峰口战役的主力军是二十九军,军官里山东人居多,军长宋哲元是山东乐陵人,尚云祥也是乐陵人,他去教,是支持同乡将才。

尚云祥教的是形意刀法的简化,刀把造型和刀长尺寸,是形意刀型的简化。简化,是为了一般人能使上劲。教的不是招术,士兵比不了专业习武人,训练时长和天赋都有限,教招就害了他们。战场上刺刀扎来,不能拆解,来不及,敌兵手快,一变向就扎死了人。教的是劲儿,就像教人怎么用铲子铲土,教会用腰的劲儿,人就自己铲去了。战场上,减少反应时间、动作难度,才能生存。

用劲儿,才是杀招。

孙禄堂在《八卦掌学》一书曾赞曰:“吾友尚云祥劲力之刚猛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