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关于湘江战役,总司令部是这样总结的

2025-01-08 08:30 来源:冷丁网 点击:

关于湘江战役,总司令部是这样总结的

是很有胆略的,体现了司令部首长在战斗中的关键作用。

类似例子,最典型的要算湘江战役。1934年10月我车开始战略转移后,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战,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至1934年11月3日,进入湘南门户汝城地域。



由于我军大规模西进,并与敌人多次交战,暴露了自己的战略目标,蒋介石开始调兵遣将,部署湘江战役,妄图逼迫我军在湘江以东与其进行决战。

11月下旬,我军决定进军广西,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但这时敌人已基本部署就绪,只等我军去钻他的“口袋”。



据此,中革军委总部为了打好这场关系我军生死存亡的重大战役,胜利渡过湘江,推进广西,

11月23日,军委发出命令,要求各军团,纵队迅速开辟西进道路,打击尾追之敌。



军委总部一局就此制定了作战计划:第一,打击在我军后面紧追的周浑元部第九十六师、李云杰部第二十三师,然后迅速脱离敌人,在25日晓前全部渡过潇水,攻占桂,湘边界的蒋家岭、永安关,并袭取江华。

这时,由于对敌情掌握不准,我军当时未能看到敌情已发生了有利于我的重大变化。



这就是当面的桂军已于11月22日下午撤离了湘江防线,这是蒋介石集团内部桂军与湘军的矛盾所致。我军如果明察敌情,本可利用桂军撤防的有利时机,大举冲果渡口,避免与敌交战耽误战机。



但25日,军委在致各军团、纵队电令中仍以四路进军打乱之部署作为行动的方同,未能及时收縮部队,精简辎重,于一,两日内马上通过湘江地域。



至27日晚,我军终于改变四路进军的局面,前锋抢占了湘江渡口,形成了全军从永安关,口关直达湘江的态势,已为时过晚,蒋介石得知湘江无兵防守请况后已迅速调整部署,严令湘军、桂军对我军实施追堵截。



28日,军委在掌握敌情之后,再次决定我军30日前全部渡过湘江,但由于我军大批辎重压身,行动迟缓,致使我军至12月1日才以重大代价,除一部被敌切断外,胜利渡过湘江。

回顾历时9天的湘江我役,可以看到红军司令部在具体战役指挥上的许多得失,首先必须准确掌握敌情,方能作出正确决策。



敌情掌握不准确,就会耽误战机。其次是要随时调整作战部署。



在短短9天的时间里,军委总部先后拟制和下发了七八次作战命令,在战场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调整了行动计划,最后才胜利渡过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