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张梦实-从大汉奸的公子变成“红色特工”

2025-01-13 16:54 来源:冷丁网 点击:

张梦实-从大汉奸的公子变成“红色特工”

稍微了解抗战史的都知道伪满傀儡政权“总理”张景惠的大名,但很少人知道这么一个大汉奸竟然有一个为共产党做事的儿子。这位原名张绍纪,后改名为张梦实的红色间谍为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正义事业,毅然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成为了一名“红色特工”。

虽然张绍纪是张景惠的第二个儿子,但由于长子不成器,因此张景惠待张绍纪如同独生子一般娇宠,甚至他到了九岁还不会系裤子。与此同时,张梦实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

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原本住在哈尔滨的张景惠举家迁往长春,出任伪满“参议长”和“军政部长”。当时张绍纪的堂兄张绍维(又名丁非)正在上中学,回家后就经常给年幼的张梦实介绍民主、自由、反封建、反剥削、共产主义等各种进步思想;同时因为汉奸儿子的身份,张绍纪在校园里经常受欺负,被同学无缘无故地针对。正因为如此,虽然张梦实从小锦衣玉食,但他的童年却过得十分压抑。

1943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败局已经明显,本土不断遭到美军轰炸。此时的张绍纪接到了党组织的命令:结束留学生活回到父亲身边,他从此也正式开始了跌宕起伏的“潜伏”生涯。

当时张绍纪被分配在长春情报小组,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获取日军情报,安插我党同志。一次,伪政府次长谷次亨在聚会中自我吹嘘,无意间透露了一个重大情报:长春有一个秘密的“火曜会”,是日本关东军对伪满傀儡政权实施监控决策的机构。

据说,当东北情报完整、准确地陆续送达延安时,毛主席曾经兴奋地说:“东北并不是铁板一块啊,伪满洲地下工作看来大有可为!”然而当时毛泽东却并不知晓,这些绝密情报竟来自伪满洲国“总理大臣”的公子之手!

日本战败后,根据党的指示,张绍纪与苏军“长春城防司令部”建立了联系,向苏军提供了大量情报,对肃清残匪流寇、维持治安、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来,张绍纪被混在伪满大臣和高官等汉奸里,一起抓到飞往苏联伯力的飞机上,被关在伯力监狱。作为一名“囚徒”,张绍纪心里十分难受,度日如年,他多次反映申诉,要求立即回国,但苏方管理人员回应说:“这么大的一场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事情太多了。哪里能有时间专门甄别你一个人?等你们的政府一成立,马上送你回去。”

1950年5月,张绍纪作为第一批被遣返回国的战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被关押在沈阳监狱,让他苦闷不已的是手头没有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正在这时,监狱下发了一张个人简历表,其中有一栏是“是否参加过何种反动会道门?”张绍纪眼睛一亮,机会终于来了,他用笔勾掉了“反动会道门”,填上了“没参加过反动会道门,参加过东北青年救亡会”,并注明了证明人。恰巧,张绍纪填写的一个证明人此时正在东北公安部工作,并管理着这个监狱。表格交上去了,东北公安部在了解情况后很快将他释放,重新分配了工作。张绍纪百感交集,向组织申请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张梦实,寓意着梦想实现了。

1950年8月,当父亲张景惠随同溥仪等人作为第二批遣返战犯回国时,张梦实已经是抚顺战犯管理所的看守。为了安抚溥仪等人的恐慌情绪,我党和政府特意安排张梦实和溥仪、张景惠等人见面。父子相见,百感交集。1959年1月,张景惠病逝。若干年后,张梦实在档案馆中看到了父亲的自白,其中有一句话写道:感谢政府对自己的宽大,感谢政府给自己的子侄一条出路。而张梦实在1956年正式入党,担任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日法系系主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与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