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放牛的故事

2025-03-29 15:07 来源:冷丁网 点击:164

放牛的故事

大集体的时候,给生产队放过牛。

那时放牛主要是玩。生产队会安排大一点的孩子放牛,放半天能挣到一工分。我记不清一工分是给我们,还是给大孩子。我们都喜欢跟大孩子一块玩, 就以放牛为由,脱离大人的看管。大孩子放牛总喜欢下棋 ,偷瓜,干坏事。我们小孩牵着牛,看着牛吃草,不能吃庄稼。牛真吃庄稼,我们就使劲拉牛绳,拉不动就叫大孩子。大孩子就拉牛鼻子上一个木叉做的肖(忘记叫啥了)。我父亲是木匠,就缠着父亲给我也做个肖(音)。小时候我总以为有个肖就能降伏着牛。

夏天放牛,最喜欢牛洗澡。牛洗澡我们总喜欢站在牛背上。牛沉在沟塘里,背留在水面。我们小孩喜欢趴在牛背上。太阳烈的时候,牛也喜欢把背浸没在水里,只露个头。鼻子呼吸,能把水喷得老高。那时岸上的小孩都欢呼雀跃 ,而牛背上的孩子胆颤心惊。

鲤鱼窝是有很多沟渠,放牛不喜欢走路,而喜欢放牛在沟渠里行走,牛在渠中走,我们骑在背上。大一点的水牛背上能骑三五个小孩。牛边走边吃渠两岸护坡上的青草。牛在沟渠走 ,它庞大的身躯能将渠沟里的水撑满,赶着渠沟里的鱼跃出水面,大孩子就喜欢脱下裤子,系住裤腿,撑开裤腰在牛头灌鱼。那种快乐是任何文学作品所不能及的。

我们小孩骑牛,需要大孩抱一下,送上牛背。为了讨好大孩子,我们总喜欢带家里菜园长出的黄瓜,茄子给大孩子送礼。我家境稍高,常有白面馒头吃。一个大孩总是勒索我家白膜吃。前几年见大孩子我还提白膜之事,他尬尴之极。

骑牛,大孩子总是拽住牛尾,脚借个支点,就到牛背上。我们小孩需要走几步才能上牛背,因此我总不会骑牛。我有个大我一岁的表叔,不知他怎么在牛低头的时候,站在牛角处,牛一抬头 就把表叔送到牛背上。就这一点我非常崇拜这个小表叔。那时我就认为表叔是个能指挥千军万马的人才。后来表叔当了一家银行的大区域行长。

最终我也学会从牛角上牛背骑牛。那神气得很,就像佩剑将军 ,走那都拿出威风凛凛的架势,一路放牛都骑在牛背。一次暮归,骑在牛背回牛棚,戴的斗笠背在身后。牛过牛棚门的时候,我骑在牛背上,斗笠卡在门头 ,牛一个劲往里走,斗笠带子勒住我的脖子,喘不出气。我也不知道低头,也不知道从牛背滑下来。一个大人看见,一把把我拉下牛背。要不40年后,也没人向大家讲诉这段往事。

我总以为放牛是最辛苦最基层的,母亲总是讲玉皇大帝骗老牛到人间的故事。玉皇大帝让老牛去人间当苦力 ,答应的条件是喝糖水吃干(净)草,其实老牛吃的是晒干的(稻)草 喝的是沟塘的水。一年老牛只有一次吃米饭。那就是除夕夜,放牛倌就会走到家家户户,哪家再困难,也会给老牛盛一碗米饭。因为来年还期待老牛辛勤耕耘。

生产责任制以后,牛成了家庭最昂贵的财产。一家是买不起牛的。就几家合伙买牛,小孩轮流放牛。这时我已渐渐长大,放牛的乐趣已不再牛,而在跟谁放牛。那很多故事就不能说了。反正跟快乐有关。

再过几年,水牛养不起了,村里开始买黄牛 黄牛基本不习水,放牛就失去了乐趣。我也到了适学的年纪。渐渐脱离了放牛的日子。

在放牛的日子里,我们是喜欢住牛棚的,说是牛棚 ,也是正儿八经的土坯房,因为有牛,屋内堆放干草。牛呼吸出气,牛棚内也暖和。大人喜欢在牛棚内打牌,赌博,干坏事。小孩喜欢热闹。牛棚内并不辛酸和肮脏。我有个大表叔,没文化,但是很干净,总是把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我清楚记得,父亲在外务工,有一年父亲有位工友路过此地 母亲就把父亲的工友安置在牛棚跟表叔住了一晚。想想牛棚不干净,母亲也不会这样招待父亲的工友。父亲的工友临走留下一个皮帽给看牛的表叔以示答谢。显然他对牛棚一夜比较满意。

分享你的放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