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洪武年间两位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蒋瓛风光无限,为什么结局都很惨

2023-11-26 07:02 来源:冷丁网 点击:

洪武年间两位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蒋瓛风光无限,为什么结局都很惨

中国历史上很多封建王朝都会有很多特务、暗探,但是他们一般都在暗中行动,而且抓获的犯人一般都要经过三法司会审,明朝却是一个例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特务组织公开化,检校改革后设立锦衣卫,并且大案要案不经过三法司会审,自设诏狱,可以直接定罪处置。洪武年间两位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蒋瓛表面上风光无限,为什么结局都很惨?

锦衣卫是明朝著名的特务组织,最初人员来自于检校,后充仪仗队,从亲兵拱卫司中挑选勋贵子弟,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式成立。他们都着非常精美的飞鱼服,佩戴绣春刀,威风凛凛。锦衣卫的首领为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别看级别不高,权力却大得很,连一、二品的朝廷大员都害怕他们。锦衣卫常常依仗皇帝的宠幸,给功臣罗织罪名,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

锦衣卫冠服

一、首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之死

制造胡惟庸谋反牵连大案。其实在胡惟庸案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发了,当时皇帝给胡惟庸定的主要罪名是擅权枉法。当年因胡惟庸案被杀的有15000人左右。经过毛骧领导的锦衣卫不断给胡惟庸案搜罗添加罪证,给已经死去的胡惟庸又贴上了:图谋不轨、贪赃枉法、欺君罔上、通敌叛国等罪名,又牵连了一大批人进来了,包括了李善长等功臣。整个胡惟庸案持续发酵时间长达十年,最后以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被满门抄斩而结案。朱元璋亲自作出《昭示奸党录》颁行天下。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感觉到锦衣卫的势力过大,于是下诏毁掉锦衣卫刑具,同时把诏狱中的犯人移交三法司(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会审。本身,锦衣卫诏狱里面已经人满为患了,去掉审讯功能后,为了重新博得皇帝的赏识,锦衣卫不得不更加卖力地罗织犯人的罪名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回过头来看,胡惟庸案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剪除开国功臣特别是文臣的一着旗。通过胡案,朱元璋把朝廷里面有影响的文臣几乎一网打尽。在这个过程中,毛骧领导的锦衣卫可谓功不可没。特别是,他收集到了李善长参与胡惟庸案的“重要证据”。最终,被李善长反咬一口,朝中一些大臣也为胡案鸣不平,也引起了朝中很多大臣对毛骧的不满。于是,不断有大臣弹劾毛骧。最终,由于担心毛骧知道的事情太多,也为了平息大臣的怨气,朱元璋下令将毛骧处死。

首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第二任锦衣卫指挥使蒋之死

蒋瓛是在毛骧死后不久接替锦衣卫指挥使的,他上奏皇帝制造了蓝玉案。蒋瓛也善于揣摩圣意,他看到朝中大部分有影响力的文臣基本上被清洗了,武将还没有太大的牵连。于是,经过几个月的搜集整理证据,他发现了蓝玉的一些不法之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初,蒋瓛上奏皇帝说蓝玉准备谋逆。朱元璋下令逮捕蓝玉,简单审讯后,立即定罪并处死了蓝玉。蓝玉案受牵连而死的也有近3万人,基本上的有功的武将被清洗殆尽。朱元璋又作《昭示逆臣录》颁行天下。

经过胡案、蓝案后,朝中的文臣、武将基本被清洗了一遍了,朱元璋这时候才放下心来。他对皇太孙朱允炆说:我出身乱世,不得不采用残酷的刑罚来对付不法之徒,而你将来做个太平天子,要懂得宽仁。

洪武二十六年年底,在处理完蓝玉案不久,朱元璋下诏废除锦衣卫,以后的案件必须经过三法司会审。而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的蒋瓛接受了朱元璋御赐的毒酒一杯,了结了他的政治使命。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朱元璋也了解到他罗织了很多蓝玉案中牵连别人的罪状。

以上就是洪武朝两位锦衣卫指挥使的下场,他们是皇帝削弱剪除功臣的恶犬,制造了两起大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最终在利用价值不大、知道的东西太多的时候,都被皇帝顺手杀掉了。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