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踩岁”吉祥-任崇喜

2024-12-08 05:13 来源:冷丁网 点击:

“踩岁”吉祥-任崇喜

除夕之日,民间有“守岁”“压岁”和“踩岁”的习俗。

除夕夜,吃过年夜饭,祭拜祖宗,燃放鞭炮,包饺子。诸事忙罢,闲下来的全家老少围坐一起,谈天说地,打牌下棋,通宵不眠,其乐融融。

“压岁”,通常以压岁钱的形式体现。长辈给后辈压岁钱,意在期望其健康成长,不受邪祟侵害。

“五更时,母亲先起来,把人们叫醒,都跪在神棚前面。院子里撒满芝麻秸,踩在上面,吧吧作响,是一种吉利。”这是孙犁《记春节》里的句子,也是不少地方过年的场景。

院子中,是大人们早已放好的芝麻秸,上面粘有用黄纸卷成的元宝,谓之“聚宝盆”。人们踩在上面,寓意生活富有。

俗语道:芝麻开花节节高。“碎”与“岁”谐音,人们用脚将其踩碎,越碎越好。“踩岁”是“财岁,财年,财源广进,岁稔年丰”。人们也借此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

“踩岁来,踩岁来,欢天喜地踩岁来,又没病来又没灾……”孩子们唱着踩着,在芝麻秸上面跑来跳去,欢喜异常。

“踩岁”是从“踩祟”演化来的。“祟”原指传说中的鬼怪。“碎”与“祟”同音,把它放在脚下踏踩,和在门口立桃符、挂松柏枝压邪的用意相同。

人们大年初一早晨起来出房门,一走入院内,踩踏在芝麻秸上,清脆的声音升腾起对未来的希冀。从年三十踩到“破五”甚至出了正月,大家你来我往,穿梭忙碌,直到芝麻秸全部被踩碎,才算完成踩“祟”的任务,等于把一切灾祸都踩在脚下,开始新的生活。

芝麻秸,旧时人们过年备办年货时,是必买之物。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这样记载:“(十二月)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灶君下界矣。插芝麻秸于门檐窗台,曰藏鬼秸中,不令出也。”清末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说:“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行走之处遍以芝麻秸撒之,谓之:跴岁。”

每当有人来拜年时,被踩的芝麻秸会发出清脆的响声,主人听到动静就会迎出来接人待客。这与现代门铃有殊途同归之妙。

摘自:2022-01-29《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