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她是朱德的女儿,14岁才第一次见到父亲,后在纳粹集中营九死一生

2025-01-17 01:35 来源:冷丁网 点击:

她是朱德的女儿,14岁才第一次见到父亲,后在纳粹集中营九死一生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有一枚列宁像章一直吸引着很多前来参观的人们的注意,如果没有说明的话,谁都无法将这枚像章与中国的抗战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这枚像章的背后却充满着太多的曲折故事。

这枚像章原来的主人叫朱敏,而她的另一个身份则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三军总司令——朱德的女儿。

图丨朱敏

1926年的春天,朱敏出生在莫斯科,当时朱德在苏联学习军事,对于女儿的到来,他有说不出的高兴,并给朱敏起名“四旬”,这个名字正是为了纪念朱敏是在四月出生的。

但没多久,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的北伐战争爆发,朱德奉命回国参加战斗,此时朱敏才刚刚满月。

朱德走后不久,妻子贺治华便将朱敏送回了老家成都,而自己也因为各种原因与他人结婚,从此与朱德,也与党分道扬镳,直至后来叛党。

朱敏来到成都后由外婆和姨妈照顾,后来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开始在全国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及其家属,在外婆和姨妈的保护下,朱敏也算在惊险中度过了一个比较安稳的童年。

后来朱敏渐渐懂事了,她会时常询问外婆,自己的父亲是谁,长什么样子。直到有一天,外婆带着小朱敏在街头看到了一张父亲的画像,外婆才忍不住小声地告诉朱敏:这个人就是你的父亲。

那张画像是当局对朱德的悬赏通告,当时朱德是红军的总指挥,而当局则以两万大洋悬赏朱德的人头。

这是小朱敏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站在画像前,她久久不愿离开,望着画像上的父亲,她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温暖,在她幼小的心里,终于有了父亲的样子,他是那么的高大,那么的慈祥。

图丨朱德

然而为了避免引起注意,外婆只能硬拉着她离开,朱敏虽然还小,但她已经非常懂事了,离开后,小朱敏好像长大了一般,懂得了要保护自己的父亲,从那以后,她再未跟别人,甚至是外婆提及父亲。

她将对父亲的思念深深地埋在了心中,直到将来某一时刻的相见!

1940年,蒋介石不顾国内抗日形势的日趋严峻而再次掀起反共高潮,当时国民党特务打听到朱德的女儿就藏在贺家时,便不由分说的闯入贺家,逮捕了朱敏的姨妈,逼她供出朱敏的身份。姨妈拼死咬定朱敏就是自己的女儿,特务见后也不再怀疑,于是朱敏侥幸躲过一劫。

但这件事很快就被党中央获悉,为了安全起见,中央派邓颖超亲自去接朱敏回延安,那一年朱敏14岁。

在去往延安的路上,朱敏想到了很多,当年画像上父亲的形象一直在自己心中不仅从未被抹去,反而愈加清晰。有时候她又很忐忑,这几年自己的父亲有没有变样子?他是个怎样的人?他会不会喜欢自己?

一连串的疑问萦绕在她的脑中,时而兴奋,时而紧张,14岁的她将第一次真正的见到自己的父亲,更多的是期待。

图丨邓颖超

那是一个冬天,延安的冬天很冷,周围有很多山坡,这些山坡也让延安显得格外苍凉。

朱敏下车后,便迫不及待的搜寻着自己的父亲,突然,一个站在高高的土墩上的中年男子映入她的眼帘。朱敏打量着那个军人,他穿着八路军的军装,腿上打着绑腿,看起来很精神,很魁梧。

当朱敏的眼光落在他的身上时,她发现那个军人也在看着他,眼睛似乎是湿润润的。

直觉告诉朱敏,他就是自己的父亲!

那一刻,她暂时忘记了在来时的路上反复练习了许多遍的呐喊,她本想大声地喊一声:“爹爹”,但此时竟然喊不出来了。

朱敏呆站在那里,而那个人却已经朝她跑了过来,他一把将朱敏抱在怀中,深情地喊道:“四旬,我是爹爹啊”!

听到这句话,朱敏再也无法克制压抑在自己心中14年之久的思念之情,泪水夺眶而出,她不断的喊着:爹爹,爹爹......,仿佛要把这14年来因为没有父亲而留下的空白全部填满!

14年了,父女终于相见!

当朱敏泣不成声的时候,朱德不断的用大手抹去她脸上的泪水,安慰她:“不哭了,不哭了,咱们父女相见,应该笑才对。要知道啊,咱们八路军的好多娃娃都没能看到自己的爹爹妈妈.......”。

图丨朱德与朱敏合照

14岁才真正的认识自己的父亲,这是朱敏人生历程中最难忘的事情,而14年来第一次感受到父爱,也是她一生中最伤心的事情。

但正如朱德所说的那样,革命年代,有太多的孩子不能见到自己的父母,又有太多的家庭因为战争而支离破碎。朱敏身为朱德的女儿,似乎她天生就有一种为革命而不惜牺牲的觉悟和思想,因此在父亲的劝导下,她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与父亲相见固然喜悦,但今后的路依旧漫长,她还要努力地前行。

后来在延安的那几天里,朱德与朱敏谈论最多的,就是对将来的规划。

朱德对朱敏说,日本人迟早要败,将来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那时候就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你现在还小,要学习文化,做好将来建设新中国的准备。

对于朱德的谆谆教诲,朱敏铭记于心,所以,当朱德决定将朱敏送到苏联学习时,朱敏并没有因为父女短暂相聚后的再次分别而过多的感伤,因为她知道,她的身上担负的不仅是父亲对她的殷切期望,也是国家和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

1941年2月,朱敏坐上了前往苏联的飞机,与她一同前往的还有毛主席的女儿李敏、王一飞的儿子王继飞和罗亦农的儿子罗西北。

此时距离他们父女相见也不过才2个月......

图丨八路军时期的朱德照

临别之际,朱德给朱敏起了一个名字,叫“赤英”,赤是红色的意思,朱也是红色的意思,朱德希望自己的女儿到了莫斯科能用“赤英”的名字,以防止出现任何意外的时候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不得不说,朱德的这一举动在日后也确实救了自己女儿一命。

朱敏带着父亲的期盼离开了延安,望着父亲的身影越来越小,她的内心百感交集,但令她也令朱德未曾想到的是,一个更加残酷的事情已经离朱敏越来越近了......

来到莫斯科后,朱敏因为水土不服而得了气管炎,后医治不及时发展成哮喘,为了让朱敏早日康复,6月21日,苏联将朱敏等几个小孩送到了白俄罗斯明斯克的少先队夏令营疗养。

然而,仅仅过去一天,纳粹德国便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集结了550多万大军越过边境兵分三路闪击苏联!

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由于没有任何的防备措施苏联瞬间溃败,而朱敏所在的白俄罗斯因为处于最前线便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德国的沦陷区。

当时,疗养院里尚有20多个孩子,很不幸的是,包括朱敏在内的这20多个孩子都成为了德国纳粹的阶下之囚。

在这20多个孩子当中,还有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孩,他就是张闻天的儿子,但可惜的是,就在德国进攻的那个夜晚,他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逃跑的途中。

图丨德国入侵苏联

这是朱敏第一次亲眼见到什么是“死亡”,也是她第一次接触德国纳粹即将给他们带来的灾难,这一幕给她年轻的心理留下了太多的创伤。

离开父亲温暖的怀抱还不到一年,朱敏就陷入了德国纳粹的魔爪之中,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仅是不幸,更是即将到来的恐惧和灾难!

一开始,德国人只是将他们囚禁在当地,后来为了便于看押,德国纳粹将他们塞进了闷罐火车里,押往德国集中营。

火车走了整整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里,朱敏等孩子不仅要忍受恶劣的环境和疾病感染的风险,还要忍受暗无天日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折磨。车厢里,到处都是咒骂声和哭泣声,随手触摸到的身体也早已分辨不清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包括自己的身体。只有偶尔透露出的阳光,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晃动,意识已经模糊的朱敏才敢确定自己确实还活着。

来到德国集中营后,他们被换掉了所有的衣服,交出了身上携带的所有物品,当朱敏眼睁睁的看着德国人拿走父亲送给自己的钢笔时,她下意识的将一枚列宁像章含进嘴里。

因为,她已经失去了父亲送给她的唯一纪念,她不想再失去这个国际儿童院送给她的纪念章!

图丨朱敏在纳粹集中营时与难友的合照

她冒着生命危险藏下了这枚列宁像章,从那以后,这枚像章就成了她活下去的希望,每次看着它,她都期盼着有一天能够从这个地狱般的集中营回到祖国,回到父亲的身边。

在集中营的那段时间里,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份不被泄露,朱敏一直声称自己叫“赤英”,是一名中国老中医的女儿,到苏联是为了疗养。

而从踏入苏联的那一刻起,朱敏的真实身份就被隐藏了起来,她一直都是使用“赤英”这个名字,所以即便是疗养院的同学,也都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如此,德国人更是无从查起了,现在看来,这也是朱敏不幸中的万幸吧!

虽然真实身份被成功地隐藏了起来,但集中营的生活却异常的残忍难熬,德国纳粹不会因为他们都是孩子而对他们心慈手软,德国纳粹每天都逼着朱敏他们做苦力,不仅不会给他们吃饱饭,还会时常的打骂他们。

时间久了,这些孩子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很多孩子因此而在煎熬与痛苦中死去,而朱敏也差点没能走出集中营的大门。

当时她患了颈部淋巴结核,因为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导致结核块溃疡,最后脓血糊满了衣领,变硬的衣领又不断摩擦结核块,如此反复便加剧了溃疡。后来,德国看守见朱敏脖子肿胀的已经很严重了,就带她到集中营的医务室治疗。

图丨朱德与康克清(左一)、朱敏(右一)合照

朱敏清楚的记得,医务室的德国医生看她的眼神充满了鄙夷,他当时抓起一把剪刀,压住朱敏的头,没有消毒,没有打麻药,直接对准朱敏的脖子就剪了下去。

剧烈的疼痛让朱敏浑身颤抖,嘴里忍不住地发出痛苦的呻吟声,而德国医生见状后竟然大笑起来,然后用剪刀剪开了朱敏脖子上的结核块,把脓血硬挤了出来。

朱敏永远也忘不了那个德国医生对她身体的摧残,而摧残过后他的眼神所折射出来的是不屑、嘲讽和幸灾乐祸,仿佛站在他面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动物!

后来,朱敏因此而高烧不断,生命危在旦夕,幸得她那顽强的意志力,最终挺到了德国的战败。

1943年苏联开始进入战略反攻,攻守易型,这回轮到德军开始溃退了,在强大的苏联钢铁洪流面前,德国毫无招架之力。

图丨苏军攻入柏林帝国大厦

1945年,苏联攻入德国境内,那几天,朱敏和她的伙伴们时常能够听见剧烈的炮声,似乎战场就在不远处,虽然大家都没有说话,但所有人都很清楚,德国就要战败了,自己马上就会获得自由,但期待的同时,他们又有些担心,万一德国撤退之前,把他们全杀了该怎么办?

于是在期待与担心中,他们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1月30日的清晨,朱敏和难友们起床后发现,集中营的大门竟然敞开着,德国人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整个集中营宁静的可怕!

他们中有几个胆子大的人,小心翼翼地尝试着走出大门,并四处张望,不一会儿,就传来了这些人的呼喊声,那一刻,朱敏和难友们知道,德国人跑了,他们自由了!

四年来,朱敏第一次真正的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她和难友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激动地流出了眼泪。

由于害怕德国人返回来,他们便朝着东边苏联的方面跑,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朱敏躲避着随时而来的炮弹,辗转流离终于跑回了苏联,后来她被送到了苏联难民收容站。

直到苏联派来了政委,朱敏才将自己的身世说了出来。

当那个新政委得知朱敏是中国八路军总指挥朱德的亲生女儿时,他非常的震惊,也非常的激动,因为当初朱敏失踪后,斯大林就曾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朱敏,在后来的反攻阶段,斯大林更是直接下达了“解放一个城市,寻找一个城市,无论如何都要找到朱敏”的军令。

图丨斯大林

而当新政委将找到朱敏的消息上报后,斯大林更是迫不及待的派专机护送朱敏回到莫斯科!

在得知朱敏还活着的消息后,远在延安的朱德留下了泪水,他当即给朱敏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朱德除了表达对朱敏的思念之外,还解释了当初之所以没有打搅苏联政府去找自己,是因为苏联当时正处于最危急的时期,为了保证苏联打赢卫国战争,扭转整个战场的局势,他实在不能因为私情而去扰乱苏联的计划,最后,朱德真诚的希望朱敏能够原谅自己。

时隔四年,见到父亲的信,朱敏更多的是感动,她甚至从未责怪过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的身上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而且当时她深陷德国集中营,即便父亲强烈要求苏联政府去解救自己,自己也不可能被救出来。

看着父亲真诚的文字,朱敏哭了,泪水打湿了信纸,也再次连接起了远隔万里的父女之情啊!

图丨朱德一家合照

再后来,朱敏决定继续留在莫斯科读书,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当初父亲对她的期盼,她一定要学成回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1995年,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上,俄罗斯政府向朱敏颁发了由时任总统叶利钦亲笔签名的纪念奖章,以此来表彰她在卫国战争时期不畏强暴,严守身世,顽强的在集中营活了下来,最终回到莫斯科的动人事迹。

2009年4月13日,朱敏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虽然朱敏已经离去,但她的故事将伴随着那枚列宁像章永远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