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她19岁留美,晚年官至副国级,瞻仰主席故居仍热泪盈眶写下8个字

2025-01-17 20:55 来源:冷丁网 点击:

她19岁留美,晚年官至副国级,瞻仰主席故居仍热泪盈眶写下8个字

1949年10月1日,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女性有幸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在此之前,她先去西柏坡拜会了毛主席等中央各领导人,随后参与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建国后,她还参与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国家级法律的制定,并且奔波于祖国大地上,检查法律执行的情况。1985年到1993年,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的基本法她也都有参与起草。她还有众多常人难以企及的光环: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社会学家、法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等,最重要的是,她一生都是热爱中国并为了中国的发展而奋斗终身的,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重要领导人都建立了深厚友谊。

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到底是谁呢?在她身上还有那些传奇故事呢?接下来讲讲从小就非同寻常的她的故事。

雷洁琼弃笔从戎,又转为教育工作者

1905年,广东台山一个前清举人家,出生了一个女孩儿。在那个大多数国人思想还很封建保守的时候,这个举人家反而没有那么多的封建礼教。他鼓励孩子们多多学习新知识,尤其是女孩子,不必墨守成规,努力学习去当医生、画家、律师都可以,不用求着人才能生存。

在如此开明的家风和父亲渊博学识的熏陶下,雷洁琼从小就是乡里有名的“女神童”。而这个女神童也并不是闭门读书,她更关注祖国的命运。她14岁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

1919年,国际上一些霸权主义国家,不顾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也枉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的事实,把本该归还中国的领土转而让给日本,这激起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愤怒之心,尤其是获知消息比较迅速的学生,于是从北京大学开始,联合北京几所高校的代表,决定组织游行示威行动。而游行队伍遭到军警逮捕镇压,反而激起了全国各地,如长沙、上海、天津、重庆等地的学生纷纷游行响应。14岁的雷洁琼正是受到爱国思潮的感召,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小小年纪就敢于在成千上万的人面前登台演讲,慷慨陈词。

然而,学生运动也是救不了中国的,雷洁琼深感自己的无力,于是她选择了继续学习,在19岁时,去美国留学。最初她学习的是化学,但后来她认为,实验室里没有能救中国的秘诀,于是,她转而去研究社会学;她认为,当时中国之积贫积弱的问题,必须要从社会中去找到答案。她先在斯坦福大学研究远东问题,而后又进入南加州大学攻读社会学硕士。

1931年,她成功获得南加州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当时她不过26岁,而国家仍然处于被帝国主义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祖国,为祖国母亲做点什么。

当然她如此迫切的原因,还有在美国的中国人受到的偏见和歧视都太深重了,只有远行离家的游子,才能切身地体会到祖国强盛对于每一个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而她的毕业论文就是《美国华侨的第二代》,得到了教授们的赞誉,雷洁琼不仅顺利毕业,还因为优异的表现,获得了专为中国留学生设置的最优秀学习成绩“银瓶奖”。

可雷洁琼回国后不久,九一八事变就爆发了。面对国难,雷洁琼没有找任何理由和借口,而是积极站出来,组织救国会,号召积极捐钱捐物,为抗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年后,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她是燕京大学唯一一个带领学生站出来的女教师。她可以暂时躲避危险,但她选择了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最正确的选择。1937年,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雷洁琼意识到现在抓教育并不是最适当的时候,国家危亡之际,其他一切事情都可以靠边,于是她辞去教师工作,到江西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主要负责妇女生活改进、妇女干部培养等,白天还要负责去动员各村群众参加到抗日运动中来。她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中,结识了影响她一生的挚友和偶像,邓颖超同志。

1940年,南昌沦陷,抗日运动遭到失败后的雷洁琼的抗日热情遭到了打击,但她在周恩来的开导下重新坚定了革命的信念。她重新站上了讲台,在江西国立中正大学任教授,第二年又去了上海东吴大学,并兼任沪江大学、华东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等多家大学的教授。在这个期间,雷洁琼和当时在燕京大学的同事严景耀先生重逢,两个人都是研究社会关系的,又同时怀抱热情的爱国思想,在上海,虽然暂时偏安,但教学工作不能停,爱国思想也不会因此中断。

他们白天上课,周末就常常出现在各大民主爱国人士组织的聚会上,谈论国家时事和抗战形势,雷洁琼不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战友,也发现了严景耀先生就是她的一生挚爱。他们的婚礼极其简单,但参加婚礼的人都了不得,郑振铎、许广平,赵朴初等,赵朴初还为她们新婚献诗一首:参差两两好安排,嘉礼从今美例开。越粤人才夸璧合,前称周许后严雷。周许是周树人,也就是鲁迅和许广平,严景耀和鲁迅都是浙江人,而雷洁琼和许广平则是广东老乡,两对夫妻又都是朋友,以这种奇妙的方式对应上了。

婚后,雷洁琼和丈夫既是夫妻、同事、同行,又是亲密战友。时间终于来到了1945年,日本无条件宣布投降,压在中国人头上的大山终于减轻了一些。但苦难还没有结束,当时的国民政府还要坚持内战。雷洁琼等民主进步人士反对内战,和全中国人民一样非常渴望和平。于是在1962年6月23日,上海组成了11人请愿代表团,集合上海各界5万多人的一致意见,去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希望能够和平建立新中国。当时雷洁琼41岁。不料,国民党反动派竟然以十分血腥残暴的方式对待手无缚鸡之力的请愿团,他们早早地派特务埋伏在下关火车站,雷洁琼等人一下火车,随身携带的包包、眼镜、财物等都被一抢而空,还把这几个人打得重伤倒地,满身血污。历史上被称为下关惨案。

尽管南京国民政府拖延、对外宣传得花言巧语,但雷洁琼在这一刻认清了国民政府的丑恶真面目。他们不会停止内战。相比于国民政府的冷酷无情,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人及时发来了慰问电报,周恩来和董必武还亲自到医院看望众人。并且告诉他们:为人民流的血,我们共产党是不会让它白流的。

想要真正统一,这一仗非打不可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国民政府一意孤行,在团结一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面前势如破竹,节节溃败。很快就到了解放全国的前夕,1948年12月,雷洁琼等人被要求到西北坡见毛主席。尽管国民政府大势已去,但北京城里仍然充斥着阻碍全国解放的各种敌对势力。雷洁琼和丈夫心中激动,但表现上还要装得若无其事,以探亲的理由离开北京城,随后在解放军的护送下,平安到达西柏坡。虽然一路上都是山路,崎岖颠簸,但没人有怨言,反而觉得浑身充满力量。

在这里,雷洁琼见到了老熟人周恩来.、朱老总等人,而主席邀请大家来的目的,其实就是想听取大家对于建设新中国的意见和建议。雷洁琼不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问出了心目中的疑惑,她问主席:当时的美国和苏联都认为中国可以划江而治,国内也有人赞同,主席 您怎样看?

主席爽朗地哈哈大笑,他解释道,这都是美国英国它们玩的政治把戏。虽然苏联和美国政体不同,但他们都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只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我们划江而治,能够短暂和平,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的国家仍然是分裂的。而想要统一,这一仗就无法避免。现在我们想要统一的愿望已经要实现了,为什么还要听从别人的意见停下来呢?

主席还说,要以农夫和蛇的故事为诫,不能对坏人起善心,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后来,每当曾经被英美殖民过的地方,发生领土争端的时候,雷洁琼总是能回忆起主席的一番话,并且加深了对于主席的崇敬之情。远的不说,就说巴基斯坦,它最初从印度中分出来,而后孟加拉国又从巴基斯坦中独立,原本一个完整的国家就这样各自为政,领土争端持续不断,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如果我们当时同意短暂和平,那么现在的情况简直不堪设想。

1994年,即将90岁高龄的雷洁琼心怀敬畏,走进了主席故居,一边看一边喃喃自语:原来,伟人就是这样诞生的。然后她还讲起了当时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说主席到重庆谈判时,没有手表,别人送了他一块;但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夫人宋美龄,连拖鞋上都点缀着慈禧太后的珍珠。在对比着主席打了无数补丁的睡衣和棉拖鞋,还有不能找公费报销的发票,都让雷洁琼眼睛发酸,忍不住落泪。哪个政府一心为民,显而易见。

雷洁琼稍事休息后,工作人员希望她能为主席估计题字。她静静地思考了很久,写下了八个大字: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真有道理,不仅是对国共两党对峙的胜负总结,还是对未来政府官员的拳拳告诫之心。希望我党的每一位党员,每一个干部,都能以主席为榜样,胸怀天下,一心为公。何愁民不富,国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