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光绪登基时竟然用过《巩金瓯》?《走向共和》这次真的不严谨了!

2025-03-30 06:48 来源:冷丁网 点击:158

光绪登基时竟然用过《巩金瓯》?《走向共和》这次真的不严谨了!


在电视剧《走向共和》里,光绪皇帝去世前曾摆弄自己的自鸣钟,接着传出一段音乐,这时他很感慨地问身边的李莲英:“你知道这是什么曲儿吗?”李莲英回答:“不知道,但听着耳熟。”光绪告诉他:“这是康熙爷登基时用过的曲儿,也是朕登基时用过的曲儿。”考究整部电视剧,这首曲子总共出现了五次,分别是:醇亲王奕譞检阅北洋水师、五大臣出洋考察、袁世凯在天津接见庆亲王奕劻、光绪去世、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但实际上,《走向共和》在这里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因为这段音乐并不是康熙登基是所用,也不可能是光绪登基时所用,更不可能出现在上述情节中,因为在它问世后的第六天,武昌起义便爆发了,不久清朝宣告灭亡。这首曲子是近代中国第一首官方颁布的正式法定国歌《巩金瓯》。

《巩金瓯》创作完成于1911年10月4日,由严复作词,溥侗编曲,意为“巩固清王朝国土完固”。其歌词为古雅的文言文,歌词为: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其曲谱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清朝的传统音乐,据说康熙爷也确实在登基时用过类似曲调,所以《走向共和》里的说法也并非完全错误。

《巩金瓯》的出现其实反映了清王朝顺应并融入现代国际外交仪式的努力,而这种顺应与融入竟然耗时将近半个世纪。早在1878年至1886年曾纪泽担任驻英法两国大臣期间,他发现西方国家在各类正式场合尤其是外交场合均演奏国歌,因此觉得清朝也应有自己的国歌,并借助古词牌《普天乐》创作了一首国歌,但未获得官方批准。1896年,李鸿章访问俄罗斯,因在欢迎仪式须演奏国歌,他便仓促找了首王建的七绝诗,并配以家乡的庐剧小调,以便临时充当国歌,没想到却大获西方各国欢迎,被称作《李中堂乐》,但仍未获得清政府批准。

直到1906年时,清政府官制改革,成立了陆军部。陆军部有感于各国均有自己的军歌,便创作了一首军歌,名为《颂龙旗》,歌词为: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由此,在清朝的外事活中便一直采用这首军歌《颂龙旗》作为代国歌,但仍非正式国歌。五年后的1911年,由典礼院主持,摄政王载沣亲自批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正式法定国歌《巩金瓯》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但遗憾的是,这首国歌还未及在国际舞台上亮相,便随着六天后武昌起义的炮声而灰飞烟灭,同时灰飞烟灭的还有这个老迈的大清帝国。

不过平心而论,《巩金瓯》虽有粉饰太平的嫌疑,但歌词古朴典雅,曲调气势恢宏,全曲歌颂山河壮美、文明昌盛、万世一统,作为一个君主立宪国的国歌,还是相当优秀的,毕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首国歌,意义非凡。

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巩金瓯》好听不好听呢?咱们留言区见!

————————————

关注达摩说,听达摩君扯闲篇,讲历史。

微信公众号:达摩说(ID:damo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