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生活 > 正文

​红楼梦:浅析鸳鸯之死

2023-12-01 10:42 来源:冷丁网 点击:

红楼梦:浅析鸳鸯之死

有关鸳鸯的结局,续书里写贾母一死她便上吊了。

原著里,因为抗婚鸳鸯曾经当众发誓说:“伏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根据原著作者贯使谶语的特点,续书里鸳鸯殉主的结局是合乎原著设计的。

当初贾赦逼婚,他说鸳鸯“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鸳鸯激烈反驳:“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鸳鸯说完这话就不再理宝玉了。

第五十二回:

因自那日鸳鸯发誓决绝之后,他总不和宝玉讲话。宝玉正自日夜不安,此时见他又要回避,宝玉便上来笑道:“好姐姐,你瞧瞧,我穿着这个好不好。”鸳鸯一摔手,便进贾母房中来了。

还有第五十四回:

宝玉听了,忙转身悄向麝月等道:“谁知他(鸳鸯)也来了。我这一进去,他又赌气走了,不如咱们回去罢......”

原著作者正是通过描写鸳鸯屡次三番不理宝玉,说明鸳鸯对誓言从来都是认真的,从而暗示鸳鸯自杀的可悲结局。

那么依照誓言,鸳鸯有没有可能出家当尼姑去呢?

如果把鸳鸯自杀时的心里活动“倒不如死了干净”设计成“倒不如出家当尼姑干净”,是不是鸳鸯就能出家了呢?

那么就涉及一个问题,丫鬟有没有出家的自由。

在这之前,贾府里出家的丫鬟也是有的,比如芳官、藕管、蕊官。当时王夫人是不同意她们出家的,但由于她们几个已经被撵出贾府,和王夫人干系已经不大,她们又寻死觅活的闹腾,庵里老尼姑又为她们求情,以及王夫人事多人忙无暇顾及,她们才得以出家。

在这之后,也有丫鬟出家,比如紫鹃。因为四小姐惜春要出家,王夫人百般阻拦无效后想派个丫鬟跟去,而惜春的丫鬟不愿意去,紫鹃才抓住这个机会,跟着惜春得以出家。

一般情况下,丫鬟出家或死对主家是一种损失,尽管贾府宽容,但在人们心里,出家意味着过清苦日子,务实的王夫人是不赞成的。

以鸳鸯的体面不可能像芳官那等小丫鬟闹腾,也难遇紫鹃那样的时机。

一句话,没有自由身,鸳鸯想出家不容易!

除了死,鸳鸯有没有其他活路呢?

从贾赦逼婚的霸道和鸳鸯抗婚的倔强来看,鸳鸯好像只有死路一条了。

其实,根据小说的内容也不是那样。

在贾赦逼婚时,贾母有力地保护了鸳鸯,她愤怒地对邢夫人说,“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就只这个丫头不能。”理由是:有鸳鸯在,不单我得靠,连你小婶媳妇也都省心。

但是后来,在原著第七十回里有个情节:

又有林之孝开了一个人名单子来......等里面有该放的丫头们好求指配。凤姐看了,先来问贾母和王夫人。大家商议,虽有几个应该发配的,奈各人皆有原故:第一个鸳鸯发誓不去。自那日之后,一向未和宝玉说话,也不盛妆浓饰。众人见他志坚,也不好相强。

这个情节透出的信息是,鸳鸯是该发配出去配小厮的,大家看她意志坚定,坚持不嫁人,所以都不好强迫她。重点是,在这不好强迫鸳鸯的“大家”里头,分明包括贾母。

贾母她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是说鸳鸯对她很重要吗?

袭人曾经跟宝玉说:“若说为伏侍的你好,不叫我去,断然没有的事。那伏侍的好,是分内应当的,不是什么奇功。我去了,仍旧有好的来了,不是没了我就不成事。”

同样的,如果鸳鸯去了,仍旧有好的来伺候贾母,不是没有了鸳鸯就不成事!

贾母想放鸳鸯出去,并不能就说贾母寡情。

鸳鸯大了,贾母总不能因为舍不得鸳鸯就不顾鸳鸯的终身大事吧!

贾母舍不得鸳鸯是真的,想让鸳鸯有个归宿也是真的!

就是说,如果鸳鸯乐意嫁人,她完全有机会不死,过自己的小日子。

虽然说不能完全摆脱贾赦的控制,但那时鸳鸯果真嫁了,至少会得到贾母的保护,至于贾母死了之后,谁知道以后的事呢!抗婚时,在平儿和袭人跟前,鸳鸯自己不也说了:若是老太太归西去了,他横竖还有三年的孝呢,没个娘才死了他先纳小老婆的!等过三年,知道又是怎么个光景......

然而,鸳鸯没有选择这条活路。

鸳鸯一个花季少女,为什么不肯开启自己新的生活,非要走绝路呢?

鸳鸯,这个贾府家奴的女儿,本来地位极低,却因为伺候贾母,受贾母喜爱,过上了体面风光的日子。

在贾府,鸳鸯可谓是丫鬟中的大姐大。她是贾母的首席大丫鬟,权利大工资高,不仅下面的丫鬟婆子要听她的命令,少主子们对她也要礼让三分。

凤姐和贾琏每次见到鸳鸯,都一口一个“鸳鸯姐姐”,透着对鸳鸯的尊重。

在主仆界限分明的封建大家,鸳鸯非但没有卑躬屈膝,反而能够常常和少奶奶们同吃同坐;主子贾链要用贾母的当银还得跟鸳鸯商量;她不愿意嫁,连根正苗红的大老爷也要不去。

鸳鸯虽然性格内敛,但在众人的抬捧下也养成了气傲的一面。

贾母带刘姥姥游园的那次,鸳鸯自己捉弄了刘姥姥,却用“骂小丫头”的方式使刘姥姥受用。

鸳鸯:“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鸳鸯便骂人“为什么不倒茶给姥姥吃。”

后来鸳鸯命婆子给平儿送菜饭,凤姐说“平儿早吃了饭了,不用给他”,鸳鸯霸气地说:“他不吃了,喂你们的猫。”婆子听了,忙拣了两样拿盒子送去。

还有一次,尤氏来贾母这儿吃饭,因为探春来,红稻米粥吃没有了,尤氏吃的是下人的白粳米饭。鸳鸯抱怨,“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作为当家人的王夫人赶忙跟贾母解释原因,说是年头不好,米打得少。

我们看鸳鸯的气势:“既这然,就去把三姑娘的饭拿来添也是一样,就这样笨。”尤氏笑道:“我这个就够了,也不用取去。”鸳鸯道:“你够了,我不会吃的。”地下的媳妇们听说,方忙着取去了。

主子尤氏尚且能将就吃一口,鸳鸯却说她不吃(下人吃的)白粳米,然后媳妇连忙特意跑去探春处给她取红稻米粥。

通过这些细节,能清晰看到贾母宠爱下鸳鸯的地位、权利和骄傲。

是贾母把鸳鸯带到她生命中的最高处,带到和她同等身份的人所完全不能企及的高度,而鸳鸯从此迈出去的每一步,皆是下坡路。

站在高处的鸳鸯,更容易看清人间百态。

有人说,鸳鸯不愿意嫁给大老爷,是因为看中了贾琏,那是小看鸳鸯了!在鸳鸯看来,做小老婆等于进火坑。从赵姨娘到尤二姐、平儿,以及那些存在于贾府却没有被作者细写遭遇的小老婆,鸳鸯看过太多她们的悲惨境遇,她又怎么会步她们的后尘,去做谁谁谁的小老婆呢!

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全在骂她嫂子的话里面。

“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

如果嫁小厮,那也好不哪去!鸳鸯亲眼见证了司棋的悲剧,那个在风险面前独善其身的小厮害不仅死了司棋,也打消了鸳鸯心中对“小两口幸福生活”的向往!就像现在有社会经验的大龄剩女,知道得越多就越不敢嫁的心理一样,鸳鸯封闭了嫁人的心扉。

至于家人,鸳鸯就更不能指望。如果老太太开恩,把她放出去自行婚配,总不能自己找女婿吧!那么和自己差不多的彩霞就是例子。彩霞的父母并不关心彩霞的幸福,因为自己体面,就答应了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来旺家儿子的婚事,把彩霞推进火坑。而鸳鸯的哥嫂更坏,只唯利是图,他们更不可靠。

曾经沧海难为水!历经繁华的鸳鸯,除了殉主其它的路于她似乎都没有了意义。

不是鸳鸯不肯回归底层人的生活,不肯过艰苦日子,如果贾府败落而贾母没死,我想鸳鸯跟着贾母要饭也是愿意的。

鸳鸯走绝路不是她的问题,是那个压迫女性的社会,令她失望,使她毫不留恋地追随贾母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