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丁网 > 杂谈 > 正文

​详解QBS-09式18.4毫米霰弹枪,中国特种作战利器

2024-06-20 08:11 来源:冷丁网 点击:

详解QBS-09式18.4毫米霰弹枪,中国特种作战利器

文|冯乃武 每周更新

647 霰弹枪在现代化作战中的地位

在中国轻武器的发展历程中,产生出了很多优秀的型号,根据不同时期的战争需求一直在调整进步,随着现代化城市作战开始走向主流,短时间近距离接触作战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对军用作战武器提出更高的需求,而霰弹枪刚好是近距离接触作战的利器。在国际上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已经推出并配备了各自的自动霰弹枪,作为军事强国之一的中国也紧跟时代需求,在本世纪推出一款半自动霰弹枪,它就是本期武器大讲堂的主角QBS-09式18.4毫米军用霰弹枪。

极少出现却大有用途

QBS-09式18.4毫米军用霰弹枪中的QBS来自于中文拼音轻武器—步枪—散弹的首字母缩写,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和生产,虽然在大家的日常认知中,中国的轻武器很少会涉及到霰弹枪的研发,这确实是有一定的根据,国产轻武器基本没有霰弹枪在军队中列装,近期的也就97-1式防暴枪在警用领域使用。

或许是意识到这个空白,于是在1989年军用霰弹枪的预研工作基础之上,于2005年正式成立项目小组研制新一代军用霰弹枪的工作,早期的预研制工作论证了弹匣式霰弹枪、下挂式霰弹枪、无托霰弹枪和伸缩托霰弹枪等多个方案,并且解决了弹药研制核心技术等多项问题。

最终才能在在2005年11月,将最终确定的伸缩托、管状弹仓方案提交通过评审进入工程研制,在随后的2008年3月通过样机考验进入设计定型阶段,随后完成国家靶场设计定型试验和部队试验,最终在2009年正式定型量产,命名为QBS-09式18.4毫米军用霰弹枪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式装备名录服役。

QBS-09式18.4毫米军用霰弹枪整体的设计具有非常多的人性化和可靠性设计,大量借鉴早期各类步枪的设计经验,整个结构采用金属和工程塑料材质,金属材料采用黑色磷化和硬质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工艺,表面呈哑光色。

由机匣组件、枪机组件、发射机组件、枪管组件、枪托组件、机械瞄具六大部件组成,枪管采用长度为382毫米的滑膛枪管,在枪口部位设计有螺纹,可为后续加装枪口装置预留安装位置,在枪管内部使用镀镍磷合金处理工艺处理内膛,保证耐磨强度的同时也能起到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在枪口下方设计有挂扣,用于固定底部的管式弹仓,枪管中部为导气箍和准星的位置,作为一款气动式自动方式的枪械,QBS-09式必然得设计导气机。

通过导气机构,利用活塞来完成推动枪机机框及枪机后坐。但是活塞的设计结构复杂,导气量调整等等都需要考虑。QBS-09式18.4毫米军用霰弹枪使用了比较创新的圆环形活塞搭配操作连杆的方式进行配合,从而简化内部的机械结构。

圆环形活塞直接套在管式弹仓外部,活塞预留有两个导气孔,分别是用于在扬尘等恶劣环境使用的大气孔和正常条件下使用的小气孔,通过外部下护木前端面左侧的数字2和1档位调整。你会发现,在档位调整的时候还有一个0档位,这个档位是导气孔关闭档位,在初期设计阶段,设计师认为这款霰弹枪如果在特种环境下例如扬尘、淋雨、浸河水等特种环境使用,必然会出现泥沙侵入造成自动机复进不到位的故障,此时可靠性将会大大降低,在进行大量的结构测试之后决定将霰弹枪的导气调节装置在原来的大、小导气孔两个位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档封闭气室位置。

在泅渡前封闭气室,使泥沙很难进入导气室避免导气室内泥沙沉积,在需要射击前将调节装置调节到合适的导气孔位置进行射击即可,当然,也可以在这个档位发射能量较低的特种弹药,不过这种机会几乎是没有的。

导气活塞后部跟传统泵动式霰弹枪一样连接着两个细长的活塞杆,通过这两根操作连杆与机框相连,这种方案跟我们早期介绍过的雷明顿1100型、勃朗宁A-5霰弹枪上也有所介绍过。

枪机使用的是转拴式枪栓闭锁方式,其击针做了一套非常巧妙的保险装置,枪机的机头设计在枪机机框前面,较长的击针装在枪机机框及枪机中间的击针通孔中,通过枪机机框上的击针销进行定位。这种结构如果遇到击锤不小心解脱向前回转打击击针的情况下,因为击针头部未从枪机前端伸出,所以就无法打击底火从而形成保险。只有当枪机机框完全复进到位时,击针头部才能从枪机前端伸出,因此避免了特殊情况下的走火危险。

在枪机上设计有两个大型闭锁突耳,这样设计一方面是因为霰弹的口径装药量都比较大,更大的尺寸能带来更好的枪机强度,但是也比较方便加工生产。

在轻质高强度铝合金机匣的右侧是拉机柄和抛壳窗的位置,拉机柄采用长杆式外形内小外大,在头部设计有一个圆形凹槽,拉机柄可以拧出当做拆解武器的工具使用,这样讨巧的设计可以减少随枪附件,便于特殊情况下随时维护枪械。

在机匣前部是弹仓和上下护手的结构,上下护手使用的是工程塑料制成,设计有类似于九五式步枪的防滑纹。位于导气箍的左右两侧上护手上安装有与95式枪族通用的燕尾槽式导轨,因此可以通用就五式步枪的战术强光灯和QM/QMJ雷射瞄准器等配件。

导气箍上部分是一个加装有准星护圈的片状准星,护圈两侧各设有一个盲孔,里面可安装氚光管用于夜间瞄准,为了夜间瞄准照门的设计也做了调整。

其照门缺口设计得较宽,因此在夜间通过照门缺口恰能看到准星护圈上的两个氚光点,就表示已正确瞄准了,再加上本身也是霰弹枪,所以照门没有必要做的也别细小。

照门设在机匣后上部的L形翻转式表尺上,可以选择50米和100米两个档位,表尺还可以调整风偏,只需要在调整时压下表尺座右侧的调整盘固定销,并转动共有8个刻度的调整盘即可调整,每转动一个刻度对应50公尺处的瞄准点偏移12毫米。这便是机械瞄准组成,当然也可以通过机匣顶部的燕尾槽式导轨加装各种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和全息衍射瞄准镜等进行瞄准。

弹仓为枪管下方的固定管状弹匣,弹仓内容量为5发,通过下方的供弹口补充弹药。早期的原型设计是打算通过10发弹匣进行供弹的,后来因为技术问题取消了。

通过固定弹仓提供5发霰弹和弹膛内1发,最多可以有6发的容弹量,弹药为专门设计的 DBD-09 18.4毫米钨合金杀伤人员霰弹。

DBD-09 18.4毫米钨合金杀伤人员霰弹是标准的12号霰弹,尺寸是完全通用的,全弹长65mm、重44g,包括钢制的弹壳、铝托杯和低密度聚乙稀注塑成一体的弹托、塑料封口片、底火、发射药和弹丸组成,其中塑料封口片在入膛的时候就直接碎了,方便钨球弹丸从弹托中直接分离。

其弹丸为14颗高密度钨合金弹丸,每颗直径5.3毫米、重量为1.4克,之所以没有选择普通12号霰弹一样的铅弹丸是因为设计之初提出的穿透性能要求比较高,而传统的铅弹珠无法满足这个需求,所以选择高密度钨合金弹丸。而选择钨合金弹丸必然会对枪管内膛有更大的磨损,这也是枪管内膛不选择镀铬而是选择镀镍磷合金处理工艺的原因之一。

虽然DBD-09 18.4钨合金杀伤人员霰弹尺寸跟标准的12号霰弹是一样的,但是它的弹珠却有14颗,因此DBD-09霰弹是目前世界已装备的军用散弹安装弹丸数量最多的12号霰弹。

DBD-09 18.4毫米钨合金杀伤霰弹弹壳表面使用阳极电泳涂漆成绿色,发射的时候枪口初速为 420 m/s、有效射程可达100米,在100m处可穿透25mm厚松木板,杀伤力非常强悍,跟国际上普遍50米左右的霰弹枪有效射程来说,QBS-09式18.4毫米军用霰弹枪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有效射程最远的军用散弹枪了。

其扳机机构采用单发射击的模式,在扣压扳机击发一次之后需要松开扳机让阻铁释放击锤锁住才能进行下一发的射击,保险机构位于扳机护圈左侧后上方,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险状态,处于竖直红点位置时为射击状态,当发射完弹仓内最后一发散弹时,枪机后坐,定位板会弹出而卡住托弹板,使其不能上抬。

此时供弹杆上的突出部与枪机机框下方的缺口扣合而将枪机阻于后方以实现空枪挂机的功能,释放只需要通过按压机匣右侧前方的阻弹齿按钮,即可解脱空仓挂机,这一点是传统的管式霰弹枪所不具备的。

而发射巨大口径的霰弹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后坐力,设计师通过在机匣枪机尾部设计的缓冲机构、枪托连接机构及枪身缓冲机构进行能量的消耗,机匣尾部的肩托缓冲弹簧会在每一次开火的时候缩回,此时枪身相对于枪托可后坐一段距离,这样的处理能有效降低可感后坐,这三个后座缓冲机构能很好地解决发射高速散弹后坐力大的难题。

肩托的设计参考了德国HK-MP5冲锋枪的方案,选择三档可调可伸缩式枪托,并在机匣尾部上方设有一个定位卡笋进行位置的固定,这种方案可以满足各种不同使用场景和不同身高使用者的需求,携带隐蔽也比较方便。

QBS-09霰弹枪枪托展开时全枪长896毫米、收缩时为709毫米、空枪质量3.45kg、相对于国际上大多数军用战斗散弹枪来说尺寸是很轻巧的,但是威力却是及凶悍的,可以说是一款机动性能非常出色的大杀器。

目前QBS-09式18.4毫米军用霰弹枪已经正式列装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且还可以发射10型橡胶弹作为警用执法武器使用。

可以说是一款可军可警,可特种作战和日常执法的一款多维度霰弹枪,甚至在各大游戏中例如反恐精英、光荣使命和战地4中也被采用,可谓是保家卫国的强有力兵器。